第0569章 心賊何可敵(中)(2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771 字 7個月前

王安石去過遼國,富弼去過遼國,能作為使臣——儘管不是賀正旦、賀生辰的正式使節——出訪遼國,日後的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p>

沈括現在自然滿心都是熱火,要在遼國天子麵前爭出個誰是誰非來,駁回遼人的無理要求,不辱使命,凱旋歸朝。</p>

可韓岡已經從王雱那裡了解到了天子的真實心意——竟然已經準備屈服了——如此一來,沈括在遼主麵前表現得再好,也是無用功。</p>

契丹人可以用道理說服,但那是在大宋君臣堅持立場的情況下。</p>

狼和小羊的故事,韓岡三歲就聽過了。韓岡從不認為,一方的主君已經屈服的情況下,作為代表的使臣,還能通過談判來解決爭端。自身已經將軟弱二字寫給對手看了,那就彆指望能在談判中占到多少便宜。</p>

其實這一次,契丹那邊不過抱著訛詐的態度,隻是想順手</p>

沾點便宜罷了。可誰知道趙頊竟然當了真,以為契丹當真要南下侵攻,卻是糊裡糊塗的要將土地劃給遼人。</p>

這其中幾位元老重臣當真是立了‘大功’了。</p>

宋遼交鋒大小八十一戰,隻有一戰得勝?有這麼信口開河的嗎?</p>

韓岡都想見一見,張方平在天子麵前提及此事時,究竟是什麼一副嘴臉,而沈括則自顧自的拉著韓岡說起了他的得意之舉,“愚兄在樞密院用了七天的時間,找到了契丹西京道朔、應、蔚三州發來的公函,函中所及,皆是以古長城為界,距今所爭之地有三十裡遠。”</p>

遼國西京道的朔、應、蔚三州對應著大宋的河東,一直以來都是以古長城為界。但這個國界,其實並沒有立下界碑,沒有正式的國書確定,僅是在兩國的公文往來時,有所提及而已。兩國守邊的軍隊,一般都是保持著一定的距離,空出來的中間地帶並不去占領。</p>

偶爾,戍邊的軍隊也會在空白區域搭建軍巡鋪,但無一例外的都會受到對方強硬處理。要麼直接發兵拆除,要麼就通過所屬州郡發文讓其自己拆去。這樣的情況,兩國其實都有,但一點邊界摩擦,都會在澶淵之盟的光輝下給化解過去。</p>

這樣的邊界相處模式,一直以來都成為了慣例。韓岡在後世聽說過的所謂打草穀的情況,澶淵之盟後,其實是很少見的。而蕭禧如今強要以分水嶺——也就是分割滹沱河和桑乾河兩大黃河下遊支流水係的山脈為界——就是打破了已經約定俗成的慣例。</p>

可是,蕭禧不過是信口開河而已,他對當地地理都沒有稍加了解就來索要土地,明擺著就是個隨便找來的借口。</p>

“蕭禧一開始時說,以分水嶺上的土壟為界,偏偏長連城那一段分水嶺上都沒有土壟!”沈括說著便哈哈大笑起來,笑過則又接著道道,“若愚兄所料不差,蕭禧必然是在遼主麵前誇了海口,如今騎虎難下,所以才半點也不肯通融。隻要能在遼主麵前分說明白,使其知道理曲直,必然不會再有他議。”</p>

“當是如此。”韓岡點著頭,附和著沈括。</p>

心中卻是冷笑,什麼叫疏不間親?耶律洪基是信他臣子的話,還是信宋人的。</p>

‘唉。’韓岡暗暗歎著。其實還是自身軟弱。否則管他契丹君臣怎麼想,自身硬了什麼問題都不會有。</p>

土地豈能輕易許人,最後的談判結果若是真的要割地,士林肯定要翻天。</p>

連匈奴人都知道土地寶貴。</p>

冒頓是將漢高祖劉邦圍在白登的雄主,漢時的和親之策,就是他打下來的。東胡人要寶馬,要女人,冒頓單於都給了,但等到東胡人又來索要土地的時候,他卻是立刻舉兵,率領部眾滅掉了東胡,使匈奴稱霸草原。</p>

如果沈括夠聰明,就乾脆直接給歲幣上加上一筆,就算十萬、五萬,想必契丹人都會答應下來。反正有匈奴可汗冒頓作為榜樣,有富弼作為前例,他就算許諾一點歲幣,事後在士林中還能保持一點名聲。</p>

不過沈括也僅僅是傳達大宋天子的意見,並非主持談判的全權使臣。真正在河東邊界負責談判的是韓縝、呂大忠、劉忱。他們能不能頂住契丹人和趙頊的兩麵來壓力,那都是未知數。</p>

隻是韓岡覺得,沈括他自己好像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誤以為天子會支持他,所以才有著一副氣壯山河的態度,要是知道了趙頊的真實心意,怕是現在就笑不出來了。</p>

對於沈括來說,能幫著解決天子解決了這一場危機——儘管僅存在於天子的心目中——必然能因此而得到天子的青睞,繼而受到重用。</p>

韓岡想了想,還是沒再多說。他跟沈括的交情沒到那一步,若是交淺言深,事後沈括也不會為他保密。讓沈括繼續保持著幻想好了,說不定真能如他所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