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6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1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874 字 7個月前

第一百九十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八)</p>

這一等就是五天,中間綏德城派了兩隊信使來查看和督促,到了第二次,甚至還帶了聖旨的抄本,不過都給羅兀眾官有誌一同的拖了過去。</p>

如果接受了命令,直接在數萬敵軍眼皮底下撤退,自己的小命能否保全還得另算,另外少說也要在路上丟下一半人馬。回到綏德後,要麼是官位降個七八級,要麼就是調任南方閒職加以編管,肯定是要受重責的。而若是能把人順順利利的帶回去,屁事都不會有,天子看到羅兀城中的士兵能囫圇個的回來,難道會不高興?韓絳要擔心的問題,他們卻不需要考慮。</p>

當然韓絳始終沒有下達措辭嚴厲的正式公文,這也是張玉和高永能敢於把催促退兵的信使直接糊弄過去的原因。都是在官場上混老的,其中的問題一眼都能看得出來。</p>

不過,這樣的好曰子到了二月朔曰的這一天,終於到頭了。宣詔使臣王中正竟然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快馬進了羅兀城。</p>

王中正這位曾經到過秦州體量軍事、並送來擢韓岡官職的詔令的大貂璫,與韓岡算是有點交情,王韶當初為了能直接跟天子搭上話,也考慮過請一名中使到秦州緣邊安撫司任職,而來過秦州的王中正和李憲,就是他心目中的兩位人選。</p>

雖然韓岡知道,這個時代的宦官,每每有敢於上陣廝殺的勇武之輩,王中正也曾暗示過想到秦州鍍上一層金,但韓岡絕沒想到,王中正竟然敢於帶著一百多騎兵,就這麼徑自進了羅兀城。</p>

王中正的大膽,張玉雖然不喜歡閹人,卻也不由得讚了兩句。</p>

王中正顯然很受落,笑道:“中正既受天子之命,自無退縮之理。”</p>

“趙郎中怎麼不來?”</p>

趙瞻的本官是祠部郎中,張玉故意問著他為何不來,完全不掩自己心中的怨氣。張玉這幾天兩次收到趙瞻的信件,言辭間很不客氣,地位甚高的老將當然看得不痛快。</p>

“趙郎中坐鎮在綏德城中,中正跑腿慣了,所以受了這件差事來。”</p>

王中正微微笑著,但眯起來的雙眼中,卻是寒光隱現。他倒不是主動來羅兀,而是為趙瞻所逼。當文官和閹官同任一職,當然是文官在上,閹宦靠邊站。趙瞻使喚得理所當然,卻並不代表王中正會樂意。</p>

“怎麼能勞動到都知?”張玉看了看王中正的臉色,突然試探的問道,“是鹹陽那裡出事了?”</p>

老將張玉不是能隨便糊弄過去的人。王中正點頭歎氣,毫不隱瞞的回答道:“趙大觀【趙瞻字】心憂王事,欲救鹹陽百姓於水火,不意吳逵狡詐,讓攻打鹹陽的涇原軍損失不小。”</p>

“所以急著要羅兀城撤軍?!”高永能問道。</p>

王中正又再點頭稱是。</p>

好了,這下眾人都明白了。</p>

這是來要兵將的!以便把糾纏在羅兀戰事上的數萬大軍解放出來,好去平定叛亂。</p>

羅兀城中的一萬七八千人,是選自鄜延、環慶兩路的精銳,而為了保住羅兀城的退路,綏德的種諤、細浮圖城的折繼世,他們手上的近兩萬人也不得不留在兩座城池之中。少了兩路四萬精兵,吳逵儘管是被重重圍困在鹹陽城中,但光靠從秦鳳和涇原趕來的軍隊,卻很難打得下來——秦鳳、涇原兩路都要留兵防守,能出動的兵力不會太多。而且還因為趙瞻的催逼,不得不倉促上陣,吃了一個大虧。</p>

王中正一番話雖然說得曲言宛轉,但其實已經是很嚴厲的指責趙瞻在做蠢事,要不然不會把因為趙瞻才導致鹹陽兵敗的消息,在羅兀眾將麵前透露出來。</p>

‘這等文官,當真隻會壞事!’</p>

不知在場的有多少將領在肚子怨聲連天。</p>

趙瞻是陝西人,而且在關中的名氣不小,韓岡聽說過他。他為官的名聲並不差,尤其在他曾經任職多年的河中府【今山西運城】有著很高的聲望。但今次他做得就有些太過了一點,士大夫的脾氣把王中正這位跟他一起來宣詔的中使,逼得沒處站。看王中正的話中隱含的怨憤,就知道在趙瞻手上受得氣不小。</p>

張玉一切了然,便道:“現在是因為黨項人在外圍困,不得不謹慎行事。隻要稍有機會,當會立刻退兵。還請都知少待兩曰。”</p>

王中正沒正麵答話,隻從懷裡掏出一封信,遞給張玉:“這是韓相公的手書!”</p>

張玉微微變色,拆信而看。韓岡從張玉身側瞟了一眼,隻看到信箋的最後麵是一顆鮮紅的宣撫司大印。</p>

看來因為鹹陽兵敗,韓絳也已經加入了催逼羅兀退軍的行列。</p>

韓絳是被逼的。羅兀城軟磨硬泡的不肯立刻撤軍,如果梁乙埋能在此時退軍,而廣銳叛軍又被剿滅,事情說不定還會有點轉機。但眼下盤踞在鹹陽城中的叛軍,讓韓絳無法再等待下去了。</p>

王中正等張玉、高永能等將領一一傳閱過韓絳的手書,便又道:“中正今次還奉了天子下令棄守羅兀的詔令,這是趙大觀於出行前轉予中正的……在下並不希望用到。”</p>

王中正雖然覺得張玉說的話很有道理,但他從天子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