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任重道遠(1 / 2)

涼州辭 子夜鎮魂曲 2687 字 2011-03-12

<b></b></div> 李延炤回到飽經戰火的令居縣城。如今的令居已在辛彥的治理下,已恢複了幾分先前那番勃勃生機。冬麥早已播下,年中時期因虜賊大量焚燒毀壞田地,縣府中不得不拿出大量資財,自其餘郡縣采購糧食。隨著這次倉促的逃亡,先前縣中積累的數量頗為龐大的畜群如今也已不在。

唯一可稱得上是好消息的,便是隨著虜賊的大舉用兵,以及打了敗仗回去之後的橫征暴斂,隴西陸續又有民戶向涼州逃難,其中更不乏一些小型的氐羌人部落。這些小型部落可遠沒有楊、苻那種大部落生存力強。劉趙統治者在麵對這些大部落的時候,尚且可能還會有幾分顧忌,故而不至於太過分。而那些小部落在這種橫征暴斂下,很快就將變得一無所有。

那些識時務的部落首領們,不甘眼睜睜看著部落消亡,或是被其餘的大部落所吞並。這些早已實現農耕化發展的少數民族,便同隴西地區所餘不多的民戶一同向著涼州開始逃難。而對於這又一次出現的難民潮,李延炤與辛彥二人也是喜憂參半。

如今隨著這些難民的流入,令居縣中戶口數大抵已能與廣武郡一較高下。而所憂則是新出現的這些難民,便意味著縣中如今多了數千張嘴。對於尚不算富裕的令居來講,若處理不好,便不啻於一場巨大的災難。

蘇小娘子至今仍無消息,心中蒙著這層陰影的李延炤如今再遇難題,更覺無力。思前想後,今年糧食尚未收獲一季,縣府中財貨也是捉襟見肘。不賑濟不行,賑濟的話長此以往也絕不是一個好辦法。讓他糾結不已的此事,幾乎便成為當下縣府要麵對的頭號重大難題。

最終還是辛彥拍了板,府庫中存糧細細挑揀出顆粒飽滿者繼續存放,以備充作明年糧種。其餘的則便被當做賑濟糧,在城外開設了數個粥棚,每日熬些稀粥,助城外那些難民吊命。而軍中也派出健銳營一部,與戰鋒營一同為難民營修築了柵欄,一方麵嚴防難民心有不軌,出營偷雞摸狗,增加治安犯罪。另一方麵也是防止本縣居民在敵軍探子的挑唆下衝擊難民居所,引發群體事件。

饒是如此,曾有血淋淋的先例擺在麵前的李延炤與辛彥依然不敢太過大意。最終仍然決定由李延炤率部進入難民臨時營地巡查一番。一方麵清查收繳難民攜帶的武器,另一方麵須對難民營進行必要的改造,以此來杜絕衛生條件差而引起的疫病傳播。

隨著營中士卒被集合了個七七八八,除去留守營中,巡視城牆的士卒外,餘者儘皆披甲執刀,隨李延炤一同前去,將難民營四門圍住。軍中將卒聽李延炤授意,前去將難民營中各宗老裡吏及各部族首領邀請出營,李延炤對這些人講述了一番自己率部前來的目的,請他們安撫部下民眾的情緒。

這夥宗老裡吏等話事人見李延炤率部前來,本來是有些緊張,聽他解釋了一番之後便放下心來,隨即先行返回營中,召集自己族人等等,陳說了一番令居縣兵前來意圖,卻在營中引起一番爭吵與不諧之聲。

隴西逃亡來的民戶們對收繳武器、重新規劃營房等決定尚且表示支持,然而在那些氐羌小部落那裡卻是碰了釘子。這些部落民聽說縣兵要前來收繳武器,頓時便炸了鍋。吵吵嚷嚷,眾說紛紜,鬨了半天也沒鬨出個結果。

個彆一籌莫展的小部落首領便紛紛派人出營,向李延炤陳說狀況。等待良久的李延炤見營內嘈雜之聲逐漸變大,卻依然是沒爭出什麼結果。便自歎了口氣,揮揮手,召集劉季武、傷愈康複的周興以及曹建、魏旭、王誠數人聚攏來,簡要地進行了一場軍議。

軍議完畢,待諸將各歸各位,李延炤便大手一揮,喝道:“入營!”隨著這聲喝令,早有士卒上前將難民營的營門緩緩推開。營門一開,劉季武便率領戰鋒營率先而入,占據營中各條要道要點,隱隱將營地中眾難民圍在中間。隨後便是魏旭手下健銳營士卒。他們相繼攀上低矮的木柵營牆,而後各自引弓搭箭,蓄勢待發。

隨著曹建、王誠等領最後一波健銳營士卒入營,對營地完成了最後包圍,鬨哄哄的難民營地逐漸安靜下來。

秦大勇率領十餘名鐵甲銳卒手執長刀護衛在李延炤左右,隨他在營中巡視著,一間間地回望過去。營中難民不論是那些隴西漢民,還是那些氐羌部落民,皆是一臉驚懼,猶疑不定地望向他。

營中窩棚毫無規律地散亂安置著,按照鄉裡宗族的不同自然形成一片片聚集區。窩棚區與窩棚區之間橫亙著數條汙水構成的小溪。這些溪流逐漸流淌彙聚到一起,而後自向著當初立營妥當後,便由軍卒們挖掘的營邊溝渠流去。

李延炤邁步跨過一條散發著陣陣臭味的小溪,不由得深深皺了皺眉。他行至營地中部及北側主要是各氐羌部落聚居的區域。行走間望著那些部落民警惕中不乏敵意的目光,不由得暗自苦笑一番。

“聽聞諸位前來我縣中就食,卻不願交出刀劍。我便前來與諸位說道說道。”李延炤抬頭環視麵前這幫氐羌部落民,聲音洪亮道。

“諸位在隴西沒有活路,因而前來涼州,前來令居,所求不過活路而已。如今我縣明府大為慈悲,拿出縣府中所存不多的糧食賑濟諸位。如此已是給了諸位活路。稍後我與明府勢必一同努力,再為諸君尋得更為寬廣的活路。”

氐羌部落首領,即便是那些小部落,也多半與漢人不少打交道。因此語言障礙倒是基本不存在。李延炤所言,字字皆聽在那些部落頭人首領耳中,人人皆沉默著,等候著下文。

“既是求活,便須入鄉隨俗!”李延炤的話語無形之中便加重了幾分:“我縣中隻有兩種人,一種,為不拿刀劍的縣民!而另一種,則是手持刀劍,編入兵籍的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