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姑臧援軍(2 / 2)

涼州辭 子夜鎮魂曲 2331 字 2011-03-12

那支大軍緩緩接近了長寧縣城,然而卻並沒有停下的意思。當先那員大將卻是下令大軍加速行進。眾軍士聽聞,依令而行,迅速調整方向,繞過長寧縣城,繼續前進下去。步兵在前,騎兵居中,輜重在後。隊形整齊有序,李延昭看著那嚴整的軍伍,不由得暗自點頭。

那支軍隊大部繞過長寧縣城之後,竟是直奔長寧縣城西方的降賊營地而去。李延昭隨即沿著城牆,跟著大軍行進的腳步同行,不多時便繞行到了縣城西門城樓之上。李延昭見大軍緩緩行去,那些城外降賊營中的眾人見得一支人數眾多,而且士卒俱是身披鐵甲的軍隊緩緩行來。麵上滿是驚疑之色。然而那支軍隊卻無暇理會他們,隻是分成三部,分彆去得附近伐木立寨。眾多軍士忙活了近兩個時辰,三座木質營牆的營寨已是在西門之外赫然立起。三座營寨望樓拒馬壕溝等一應俱全,成品字形分布,竟是隱隱成掎角之勢,將降賊的營地夾在中間。這樣,降賊三麵皆是姑臧來的平叛大軍,另一麵便是長寧縣城。

如此一來,降賊已是四麵被圍,宛如被困起來的籠中鳥一般,長著翅膀也飛不出去了。

那些降賊與其首領,麵對如此景象卻是心有不甘。然而卻無能為力。姑臧來援的大軍足有兩萬人。而且可以看出,俱是涼州精銳。統兵大將又是前鋒督護宋配。雖然新生代的那些小輩並不熟識此人,然而他的凶名,卻是在這些部族年齡大一點的人心中早已掛上號了的。

遙想近二十年前的永興二年,同樣是鮮卑部族的首領若羅拔能發動反叛。那次陣仗可比這次大得多了,若羅拔能領了各部族十餘萬人侵襲涼州。他一邊大舉進攻,一邊縱兵四掠,很快地便殺到了涼州治所姑臧城下。當時便是這位前鋒督護宋配,僅率數千人便一鼓而下,斬殺若羅拔能,並俘獲部眾十餘萬人。自那之後,宋配此人凶名便在鮮卑部落之中傳得人儘皆知。雖然不知那一戰他如何用數千人便擊潰若羅拔能數萬人,並且陣斬若羅拔能的,然而這段二十年前的舊事,在如今諸人心中,已是無異於一段傳奇。

何況如今。降賊僅有六千還手無寸鐵。宋配又帶領著兩萬涼州精銳。因此諸人儘管有諸多不滿,卻完全生不起異樣的心思來。降賊們坐在營地之中,靜靜看著旁邊幾座營寨之中的涼州軍加固營寨,進進出出的。他們臉上已有了少許麻木與無精打采之色。

如今,這些人已經麻木得隻關心起投降之後,州牧將如何安置他們的問題來。畢竟此次從賊叛亂屬實,眾人之後雖有斬殺賊酋禿發複孤之功。然而此時麵對兩萬涼州精銳的嚴陣以待,眾人心中卻都是有些惴惴不安。

其實此次出征來援的涼州大將,前鋒督護宋配,亦是不知叛亂已經如此迅速地被平定。他派遣手下牙門將索銑前去長寧縣城探查情況之時,曾囑咐道,若賊軍已陷長寧,便速速返回,準備令大軍離城數裡安營紮寨,打造攻城器具,準備攻城。誰知索銑到達長寧之時,見城頭上依然是涼州旗號,城中尚且緊閉四門。並不曾見一個賊軍的身影,走近之後,見得城上守軍亦是一色涼州兵丁,方才放下心來,入得城中,見過城內縣令方才知道,就在平叛大軍抵達的前夜,叛亂便已被平定在長寧縣下。

得知此訊之後的宋配亦是吃驚不已。詳細地向前來迎接大軍的長寧縣任縣令詳細地詢問了平叛的經過。任縣令將自己所知的,包括挾持賊軍眷屬,到後來城頭攻心,臨陣勸降,以至於賊營城下大亂,賊軍火並,賊酋授首。俱是對麵前這位來援的援軍主將敘說了一番。宋配聽得這些消息,驚訝絲毫不減。當得知這一切布置,隻是廣武郡來援的騎卒之中,一個小小的什長所出的主意,驚訝更甚。連連歎道:“永興二年,某曾臨危受命,領兵平賊。那時某僅率數千人,與賊軍若羅拔能大戰數陣。曆經苦戰方才陣斬若羅拔能,俘獲其屬下十數萬部眾。而今觀此子,行止有度,智計百出,竟已不輸某當年之風!”

隨後宋配仰頭望天,眼中卻已是一副後繼有人的感慨之色。

然而此時的李延昭,眼望著城外在涼州軍重圍之下的降賊營地,心中卻已有了莫名的心思。

如果涼州的牧守大人對安置這些賊眾心存為難,倒不如勸廣武太守大人上表陳情,將此部落安置於廣武境內。便使得廣武郡又添一支強軍!不管是將來保境安民,抑或是外出征伐,有這樣一支遊牧民族的輕騎兵在手,無疑又添一臂助。使得自己平添幾分勝算在手。

然而對這些遊牧民族的忠心,李延昭卻並不放心。曆史上眾多的教訓就擺在眼前。不論是漢朝時期的匈奴,還是現在的五胡,以及後世的柔然、突厥、吐蕃、回鶻、契丹、女真、蒙古。農耕文明的中原政權在與這些遊牧民族打交道的過程中,始終不乏那些降而複叛的鮮活例子,無非是中原強盛時期,四周諸夷儘皆歸附,無不極儘謙恭。而中原若遭逢內亂,國力削弱,無力再起強兵威服四方之時。這些遊牧民族無疑又會瞬間在幾名野心家的帶領之下,起兵反叛。使得中原政權本就糜爛的時局更加的難以收拾。

得想個辦法把他們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啊……李延昭頭疼無比地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