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府試(2)(1 / 2)

<b></b></div>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比於是,顛沛比於是。”

這是《論語.裡仁》之中的話語,這段話的意思是,發財與升官是人人都想著得到的,不用正方的方法得到,是不能夠接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人都厭惡的,不能夠用正當的方法去擺脫,就不要擺脫,君子扔掉了仁愛之心,怎麼能夠稱其為君子,君子一輩子都不能夠離開仁道,緊急情況之下不能夠離開仁道,顛沛流離時也不能夠離開仁道。

這是一段典型的說教之語,想不到成為了府試的考題。

吳帆徽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典故,公元前638年的泓水之戰。

宋國君主宋襄公有貴族之風,與楚軍在泓水交戰時,等候楚軍渡河,不願意在楚軍渡河雜亂無章的時候動手,也不願意在楚軍剛剛渡河亂作一團的時候進攻,等到楚軍擺好陣勢之後開戰,結果大敗,自己也受傷,不久之後死亡。對於這場慘敗,宋襄公有著非常經典的評論:“君子不重傷,不擒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

難道知府大人出這道題目,就是從這個方麵予以評價嗎。

這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爭論,有人支持宋襄公,有人反對,隋唐之前,支持宋襄公的讀書人居多,隋唐之後,反對宋襄公的人居多。

朱熹的《四書解析》對此沒有明確的觀點,可謂不置可否。

府試之中出現這樣的題目,按說是不應該的,要知道參加考試的是沒有任何功名的讀書人,要求他們對這段話做出評論,頗有些難度。

吳帆徽很快摒棄了這種想法。

有些時候,想問題不要過於的複雜,那樣會讓自身陷入到謎團之中。

延安府出現大規模的災荒,已經有農民造反,朝廷對於剿滅農民起義軍的態度是明確的,但是在采取什麼辦法剿滅方麵,是存在分歧的,究竟是以剿滅為主,還是以招撫為主。

不過朝廷自上而下,幾乎都是讚成以招撫為主的,這是因為陝西各地出現大規模的災荒,西安府、延安府、慶陽府等地都上奏了懇求朝廷救濟的折子,巡撫衙門和布政使司衙門同樣上奏了折子,皇上和內閣看多了這些折子,都認為這是老百姓走投無路情況之下造反的,從某些方麵來說情有可原。

既然是朝廷因為缺錢缺糧無法救濟百姓,那麼在鎮壓農民起義軍的時候,就要實施仁道,願意歸順的農民,朝廷不再追究,不管其前麵做過什麼。

這個觀點占據了主流,皇上、內閣,以及三邊總督楊鶴,都是如此的認識。

既然馬懋才在府試的時候出這樣的題目,那也就是讚成的。

吳帆徽依舊沒有馬上動筆,而是靜靜的思索,若是從泓水之戰議論開來,那是沒有多大作用的,也是短短一千餘字,不可能完全說清楚,就算是吳帆徽這個穿越之人,也不好說宋襄公的貴族之風究竟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

那就隻能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了。

對於農民起義,吳帆徽的觀點與洪承疇是一樣的,那就是要竭儘全力予以撲滅,切忌優柔寡斷,曆史已經證明了洪承疇的觀點是正確的,他甚至想著在文章之中表露出來這樣的觀點,不過他很快打消了這個念頭。

紙上談兵,府試就是這個意思,你不可能去指揮千軍萬馬,不可能做出什麼決定,你隻能夠在白紙上麵寫下一行字,決定自身是不是能夠通過府試,是不是能夠取得很好的名氣,其他的都與你沒有關係。

吳帆徽的觀點,必須要符合朝廷的觀點,必須要符合知府大人的觀點,隻有這樣他才能夠真正取得好的府試成績。

其實吳帆徽不用操心那麼多,就算是他隨便的寫下文章,堆積古人的觀點認識,隻要言辭華麗,同樣能夠經過府試的,畢竟他是縣試案首,而且留給了知府大人深刻的印象,通過府試沒有絲毫的問題。

可吳帆徽還是不想這樣做,既然做事情,就是要儘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