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解放波普科沃村(中)(1 / 2)

莫斯科1941 紅場賣粽子 2842 字 2011-03-13

<b></b></div> 也許是由於朱可夫親自過問的緣故,補充給第16集團軍炮兵部隊的第一批炮彈,在第二天一早,就冒著暴風雪送到了。

祝振東的特彆連,在執行完波普科沃村的偵察任務後,就被上級安置在靠後的防禦陣地。正當老祝在掩蔽部裡,與李木子和幾個排長討論如何整合部隊時,忽然有人掀開布簾闖了進來,帶進來一股寒氣和紛飛的雪花。

沒等老祝看清楚來人是誰,就聽到對方喊道:“同誌們,幫幫忙,運送炮彈的卡車在附近拋錨了,請你們去幫我們搬一下炮彈,拜托了!”

老祝等來人說完了話,才看清楚來的是駐紮在附近的炮兵連連長,連忙吩咐三水去招呼在彆的掩蔽部裡休息的戰士,一起去幫炮兵連搬炮彈。

運送炮彈的卡車,在離炮兵陣地還有兩三公裡的時候,因為不小心陷進雪坑時,導致車軸斷裂,卡車歪倒了一遍,車上不少的炮彈箱都滾落在雪地裡。

首先趕到現場的是炮兵連的戰士,除了執勤的戰士,剩下的人不管是軍官還是戰士,彈藥手還是裝填手,都一人扛著一個箱子,踏著積雪往炮兵陣地走。炮兵連長就是見人手不足,才親自跑到老祝那裡去求援的。

老祝帶著人趕到時,看到滿地的炮彈箱,不禁暗叫僥幸,幸好積雪夠深,炮彈落在雪地上沒有爆炸,否則開車的司機和押車的戰士都報銷了。

當老祝扛著一箱炮彈朝炮兵陣地走的時候,有一名炮兵戰士和他肩並肩同行,那名戰士邊走邊說:“步兵同誌,你知道嗎?我們一發炮彈價值三百盧布,一個炮兵連對敵人的陣地進行壓製射擊的話,至少要消耗五百發炮彈。也就是掩護一次步兵,十五萬盧布就沒有了。”

“夠了,彆說了。”沒等老祝做出任何回應,扛著炮彈箱子的炮兵連長已追了上來,衝著那個多嘴的戰士說:“我們的步兵同誌在敵人的陣地前流血犧牲,可你卻在斤斤計較我們用了多少炮彈。”

看到挨訓的戰士麵紅耳赤,老祝有些於心不忍,便插嘴說:“行了,連長同誌,您彆再批評他了。司令員同誌也曾經說過,打仗就是打錢,隻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才能支持一場長期的戰爭。”說完這番話以後,他又側著臉望著戰士說道:“戰士同誌,請您記住,哪怕你們所消耗掉的十五萬盧布,能挽救哪怕一名戰士的生命,也是非常值得的。”

多嘴的戰士看了一眼老祝的領章,隨後點了點頭,態度誠懇地說:“中尉同誌,您說得對,我的確不該這麼斤斤計較。炮兵的本職工作,就是應該用火力支援步兵的進攻。”

等扛完了炮彈,老祝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了掩蔽部,正想坐下休息一下,卻聽到了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他連忙上前拿起了電話,聽到裡麵傳出了團長的聲音:“喂,中尉同誌,我現在給你們一個重要的任務,你們立即向西運動,去搜索德國人的殘餘部隊,並堅決地消滅他們,明白嗎?”

老祝聽到這道命令,遲疑了片刻,隨後小心翼翼地問:“團長同誌,能告訴我們敵人的大概位置在什麼地方嗎?”

“不能。”團長異常乾脆地回答說:“我接到的命令,是派出部隊去肅清附近的殘敵,因此什麼地方會有敵人,我真的不知道。”

聽完團長的回答,老祝有些傻眼了:“團長同誌,既然不知道敵人在什麼地方,那麼我們該到什麼地方去尋找他們呢?”

“我無法給你們提供敵人的具體位置,甚至連大概位置,我也不知道。”團長聽到老祝的回答,心裡明白自己的部下即將麵對的是多麼大的困難,因此他在遲疑片刻後說道:“你們可以尋找附近的村莊,按照慣例,敵人會在村裡設立據點。”

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後,老祝便將李木子和幾位排長召集到一起,研究清剿敵人的方案。當陳小卒聽說戰士們將攜帶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給養,去四處搜尋敵人的蹤影時,立即提出了自己的疑問:“連長同誌,我想問問,在積雪過腰的地區,我們的戰士攜帶重達幾十公斤的東西行軍,和敵人遭遇的時候,還能有體力進行戰鬥嗎?”

老祝對自己的部下很了解,知道陳小卒這麼問,肯定是有什麼想法,便通情達理地問:“你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連長同誌,你彆忘記了,我們以前在東北的深山老林裡,為了保證部隊的供給,除了在合適的地點建立秘密營地,存放物資外,還準備有雪橇,用來運送那些必須的武器彈藥和物資。你看我們這次行動,是否也可以采取這種辦法?”

“建立秘密營地嘛,我覺得沒有必要,畢竟周圍幾十公裡範圍內,都有我們的部隊,在必要時,我們可以從他們那裡獲得臨時的補給。”老祝否定了陳小卒的第一個方案,對第二個卻表示了讚同:“在雪地裡行軍,假如有雪橇的話,我們的戰士就不用背那麼重的東西了。,副連長帶幾名戰士,立即去製作雪橇,最少要做十架,這樣我們才能攜帶更多的物資。”

木子這些在東北老林子裡待過的人,製作雪橇是駕輕就熟,僅僅用了一個小時,十架嶄新的雪橇就擺在了老祝的麵前。

看到這些雪橇,老祝頓時喜笑顏開,連忙吩咐道:“告訴戰士們,除了隨身攜帶的武器和彈藥,剩下的東西都放在雪橇上。”

“需要我去找幾條雪橇犬嗎?”木子小心地問道。

“這附近哪裡去找雪橇犬?”聽到木子的這個提議,老祝歎了一聲氣,隨後吩咐道:“每兩人負責一架雪橇。每過一個小時,拉雪橇的人輪換一次,這樣大家都能得到足夠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