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離火炎舞)第十章 緣慳一麵(1 / 2)

孑緣雪 江筱榆 1922 字 2023-04-21

炎芯月被嚇了一跳把手縮回去,她看了一下手指,還好沒有燙傷。

“小心點,你跟它還不熟,除非是我們跟它打招呼,否則不要輕易碰它。”鳳管說。

“剛才為什麽會有火焰產生?”炎芯月問。

“鳳凰本來就是火焰一族,不同種類的鳳凰火焰的顏色也不一樣,當你熟練掌握不同類的火焰後,你就很容易和它們交流了。”

然而,炎芯月依然感到迷茫,不知道該如何與鳳凰溝通。

她回到寢室後,蒲敏寧便說:“芯月姐,你成為宗門弟子後,就要搬到宗樓去吧,那我們就不能住在一起了。”

“沒關係,我們以後還是每天都可以見麵的,隻是不能時刻待在一起而已。”炎芯月說。

“你還當我是你的姐妹嗎?”

“那當然!”

“但我不舍得你,其實我不想你去做宗門弟子……”

“敏寧,不要這樣,你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我的身邊,你要學會獨立,不然會讓人覺得你像個丫鬟。”炎芯月說,“我要去訓練了,你也要跟著努力啊。”

蒲敏寧看著炎芯月離開的背影,心裏很不快,便念道:什麽意思?你打心底裏就把我看作是你的丫鬟,好像我沾了你的光似的!還說把我當姐妹看,分明就是瞧不起我,有錢人家的女兒就高人一等嗎?

幾天後,離火塔裏忽聞叫喊聲。

“榜文喜訊!榜文喜訊!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走廊裏一片轟動,炎芯月走出寢室,想看個究竟。

“發生什麽事了?”眾人在問。

“蛟龍水師凱旋歸來了,我們打敗饕餮部落了!”

走廊裏一片沸騰。

“真的?”炎芯月眼淚都掉下來了。

“是真的嗎?”

“城裏榜文貼的告示,千真萬確!”

炎芯月激動得馬上坐鳳凰到街上去看看。

在街頭上,人頭洶湧,一眾人都在圍觀著榜文,附近已經有人在敲鑼打鼓,舞獅放炮。

炎芯月在人群中發現了馬總旗正在巡邏維持治安,便上前問道:“馬總旗,我們是贏了嗎?”

“是的,蛟龍水師已經回到嶺南了。”馬總旗微笑道。

炎芯月喜極而泣,用手擦了擦眼淚,然後說:“那雷都督呢?”

“雷都督應該回到朝廷見陛下了吧。”

“那他會不會來花都府的?”

“這個……應該會吧,但我不知道他什麽時候過來……”馬總旗看她滿臉失望的樣子,覺得她很可憐便說,“如果他要來花都府,我知道後會第一時間告訴你的……”

“嗯……”炎芯月馬上轉愁為喜。

大半個月後,立春已過,新一季已經開始了。然而,炎芯月整天待在天台上,愣是無法和鳳凰進行溝通,她心裏也特焦急。

“怎麽辦,你們就不能回應一下我嗎?”炎芯月說。

此時,許諾走到天台上,看見炎芯月便問:“炎芯月,現在進行得怎麽樣?”

“許宗主,它們還是聽不懂我說的話……”

“不是它們聽不懂,而是它們不願意接納你,因為你還沒完全掌握它們的語言。現在已經過了大半個月,如果一個月內無法完成任務,那你就隻能回去班門重新訓練了。”

“許宗主,你再等等!我……一定會完成的!”

炎芯月看著許諾離開的身影,心中難以平靜下來。

她從天台望向遠方以求得到心中的答案,卻忽然發現城中的市民正絡繹不絕地朝北城門的方向走去,他們在遠處塞得水泄不通。

炎芯月帶著疑問騎鳳凰飛到塔下,然後向人群的方向跑過去。

當她來到北門附近時,前麵人山人海,大家都站著圍觀。

炎芯月擠不進去,她的身高也夠不著,便提著嗓門問前麵的大嬸:“大嬸,你們在看什麽?”

“你不知道啊?是雷都督駕臨本府!”

“什麽?!”聲音太吵,炎芯月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便側耳恭聽。

大嬸在她耳邊喊道:“是雷——珞——瑋——都——督——他要進城了!”

炎芯月聽後驟然心亂如麻,她後悔自己的消息不靈通,此時恐怕為時已晚。她踮著腳伸長脖子張望卻什麽都沒看到,左顧右盼了很久。

突然間,一群騎著高大駿馬的身影從人群中徐徐走過,她僅僅依稀看到最前麵那人的頭盔,沒過多久他們便淹沒在茫茫的人海中。

她隨人群朝著馬隊的方向走去,但前麵的群眾卻被附近的守衛驅散。

“不要看了!不要看了!”

“雷都督要回都司了,你們別跟過來了!”

雖然被衛兵驅趕,但炎芯月還是找到了通路並往大隊的方向尋覓,通過層層攔截後,好不容易才來到都司府附近,然而都司府外的群眾也被疏散了。

“別看了,快走吧!”

炎芯月不得不遠離都司府,但她依然在遠處望著都司府大門,待在原地久久不肯離去。

過了許久,馬總旗發現了她的身影,便上前說道:“姑娘,是你啊?”

“馬總旗……”炎芯月點頭道。

“你是想見雷都督嗎?”

“是呀!”

“那你明天巳時前過來都司府吧,到時候我們會在外麵舉行小型的親民會。”

“真的?!”

“嗯,如果你有話想跟他說,最好寫信吧,因為人太多你不一定有機會和他說上話。”

“嗯!那我明天過來。”

然後,炎芯月興衝衝地跑回離火塔,回到寢室後便趴在床上,拿著筆邊哼唱邊寫下自己的心裏話。信裏的每一句話她都斟酌很久,寫了一遍又一遍,到了傍晚依然在廢寢忘餐地寫著。

“芯月姐,你不去吃飯嗎?”蒲敏寧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