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9 束手束腳(2 / 2)

賽點 磨硯少年 1163 字 2023-04-17

拋物線稍稍有些高,而且落點不深,距離底線至少有兩大步的空間。

唯一肯定的是線路,控製在中路,沒有將角度撕扯開來,這也意味著,盧布列夫想要撕開角度的話,需要冒更大風險。

盧布列夫的反應迅速。

注意力保持專注,麵對破發點兼賽點,腳步積極主動,一邊觀察高文的回球線路、一邊快速小碎步調整。

第一時間進入底線之內,上步來到中場,跟進展開攻擊,側身正手強行將角度撕扯開來,反斜線進攻——

瞄準高文反手位的邊線。

發球,壓製正手;進攻,壓製反手,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盧布列夫的思路清晰,對自己的進攻構思完整。

高文,並不意外,急停急轉,腳步快速歸位,雙手反拍借力打力橫掃了一拍,這一拍的控製非常出色:

在被動防守的情況下,用一拍過渡球,沒有將角度和線路完全撕扯開來,隻是借力打力,但落點推得足夠深;同時拋物線沒有完全拉起來,以平擊下旋球將盧布列夫的腳步重新逼回底線,減輕壓力。

如果是費德勒的話,這一球,無條件強行上網,那麼麵對腳底下旋球,他也能夠通過細膩手感完成控製,在防守之中展開反攻,化解高文的戰術布局,重新搶奪攻防的主動權,那麼高文就必須重新布局。

但盧布列夫並不具備這樣的網前能力,同時也不具備這樣的意識。

他,別無選擇。

看到來球,盧比列夫腳步快速回到底線,雙手反拍紮實而穩定地將網球頂回來,又重新撇出一條斜線。

盧布列夫的反手,穩定、耐打,當然,同樣也能夠發力,但整體而言相對死板,缺少旋轉和力量的變化;而且因為揮拍動作一板一眼,變直線容易暴露戰術意圖,所以往往選擇斜線,壓縮自己的揮拍時間。

換而言之,當高文看到盧布列夫的腳步重新回到底線的時候,他的戰術布局就已經完成,隻需要耐心在反手位耐心等候,這就可以了。

「反手vs反手」。

第一回合,第二回合,第三回合。

兩位球員在反手位形成拉鋸,盧布列夫依靠力量壓製,高文則始終借力打力控製落點,局麵一度僵持。

高文沒有變線,盧布列夫也沒有。

但回球的速度、力量和節奏卻始終在變化,高文試圖控製、盧布列夫試圖加速,兩位球員正在展開較量。

接下來就看,誰率先敢於變化,又或者說誰頂不住壓力率先丟球了。

啪!

高文的一拍反手擊球,角度沒有完全拉開,稍稍回來了一點點。

盧布列夫馬上就看到了機會,連續小碎步直接側身,從反手切換到正手,強行發力,正手快甩出手。

砰!

網球,宛若炮彈一般衝了出去,力量、角度、速度全部具備,一看就知道,盧布列夫準備要製勝分了。

但是!

高文不僅沒有慌張沒有狼狽,而且目光專注,準確來說,剛剛那一拍——

是陷阱。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