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2)

第120章

不過那點微乎其微的異味不足為道, 因為院子外邊栽種了兩株臘梅,現在正是盛開的季節,枝頭上掛滿了金黃色的花朵, 一湊近了真是滿香撲鼻, 住在這兒比住在省城的官邸還別有滋味。

宅子有四間多餘的空房,向道鎮指著邊上的兩間屋子問:“新砌的?”

婦人大大方方地笑道:“去年冬天剛砌的, 到官府買了水泥搭建的磚瓦房, 那間屋子住起來沒那麽潮濕, 比較保暖, 就是價格貴一些,客人們要選住哪間?”

向道鎮在幾間屋子裏來回轉了一圈,注意到一個奇怪的地方:“敢問那個兩間臥房的床怎麽有兩層?上麵也能睡人?”

“當然能睡了。”婦人無不自豪道,“這個叫雙層床鋪,隻有我們應平才有的, 是陸縣令專門找人做的。”

又是陸縣令。

向道鎮這一路走來, 不知道聽過多少回了, 以至於看到新奇事物, 就下意識把它和應平那個縣令聯係到一塊兒了。

在兩人對話的時候,這家農戶的男主人回來了,他帶著幾個客人走進院子,那些人看著像是行商走販, 一進門就大著嗓子左右觀望。看樣子確實如婦人所言, 這段時間來應平的人著實有點多。向道鎮沒有再問話,趕緊定下那兩間新修的屋子。

黃昏降臨,倦鳥歸籠, 向道鎮站在院門口,遙遙看著應平的方向, 那裏華燈初上,天際染成大片火焰的紅色,不肖親身經歷,向道鎮就能想到街肆裏摩肩接踵,熱鬨繁華的景象。

男主人挑著燈籠高高懸掛在柱子上,整個兩進的院子被照得燈火通明。

“你們應平變化太大了。”向道鎮出聲感嘆道。

男主人拍了拍手:“是啊,三年前還朝不保夕,我也不敢想,今生還能過上這樣的日子。”

向道鎮忽然發現,自打來到應平後,在當地百姓臉上看到最多的,就是這種笑容。

滿足、幸福,仿佛人生沒有坎坷憂愁。

男主人說完進去了,他還要去做晚飯,不僅他們家,近郊一帶的農戶都接受了官府的建議,把自個家裏改造成了農家樂,供來往客人食宿。

很快煙囪裏冒出嫋嫋炊煙,向道鎮在外麵站了一會兒,被潮濕的冷風吹得瑟瑟發抖,裹緊身上的鬥篷也緊跟著回了院子。

農戶家裏的一雙兒女看著不足十歲,背上擔著柴禾從向道鎮身邊跑過去時差點絆倒,向道鎮眼疾手快扯住他的衣領將人提起來,男孩撲騰兩下站穩了,恭恭敬敬給向道鎮行了個拱手禮:“多謝大叔。”

小孩兒臉上蹭著亂七八糟的灶灰,宛如一隻小花貓,舉手投足卻顯得很有禮貌,向道鎮不由心生喜愛,笑眯眯地放低聲量:“舉手之勞,你叫什麽名字?”

“馮延景。大叔,我還要去給娘燒火。”男孩兒沒等他回複,風風火火地鑽進柴房。

“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啊。”隨從感嘆,“下午的時候,我還看到那女孩兒在喂雞。”

晚飯做得很簡單,但是味道不錯,飯後男主人端來一盤水果,對他說:“今年六七月份你們再來,那時候還可以吃到我們應平的特產,保管你在其他地方沒有吃過。”

“有什麽是我們爺沒吃過的。”隨從不以為意,“我們也不是第一次來應平。”

“這你就不知道了,這特產從去年才開始在應平種植,總之你們來就對了。”男主人擦了擦手,“若是你們覺得現在時辰尚早,還不打算睡覺的話,可以順著官道去縣城逛一逛,瓦舍裏排了不少精彩的戲,要一直唱到11點才收場。”

“11點?”

“哦。”男主人不好意思撓了撓頭,“自從有了鐘樓,我就說習慣了,11點也就是亥時末。”

向道鎮隨著他手指方向看過去,官道上不知何時掛了兩排燈籠,微弱而溫暖的燭火下,影影綽綽都是吃了晚餐結伴消食的人群。

隨從瞪大雙眼:“這,這和咱省城不遑多讓了啊。”

“嘿嘿。”漢子咧嘴一笑:“是呢,咱陸大人說了,要在應平大力發展新農村,以後還有更多的惠民政策。”

向道鎮到底沒去縣城,那燈火通明的地方雖然看著不遠,來回也要走上一炷香的時間。他們最後隻順著官道悠閒地轉了兩圈,聽著周圍普通老百姓的家短裏長。

“你說這陸久安,腦袋裏怎麽就這麽多奇奇怪怪的點子呢?”

晚上吹了燭火,向道鎮躺在上層床鋪自言自語,他也沒指望隨從回答,然而下鋪的兩人卻分明從學政大人的言語中聽出了喜愛之意。

翌日早晨,柴房後邊的公雞拉長了嗓子啼鳴,隨之隔壁臥房裏傳來幾聲間斷的咒罵,向道鎮猜想那幾個行商昨晚應當是去縣城裏聽戲了。

戶主一大早做了些清粥小菜擺在堂屋,向道鎮簡單吃過朝食,踏出門的時候,看到戶主的一雙兒女坐在堂前咬著筆杆子冥思苦想,那飽滿的墨汁順著筆尖滴在白紙上也不自知。

向道鎮有些意外,昨日見兩個小孩兒在家幫襯爹娘,他還以為這家子大抵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人,不曾想戶主竟是咬牙將孩子送去開了蒙,連那女孩兒也不例外。

有關學習的事,向道鎮便覺心癢難耐,他捏了捏拳頭走近些,看到馮家兄妹兩在默《四言雜字》,馮延景愁眉苦臉,一看就是被難住了。

向道鎮再去看馮延景的妹妹馮延沁的紙張,那字倒是寫得工工整整,就是寫錯了不少。

“這裏漏寫了兩句。”麵對小孩子,向道鎮表現得也就沒那麽嚴厲。

一根食指搭在試卷上,馮延景抬頭發現是昨晚上撞見的客人,忙感激地對他一笑:“謝謝大叔。”

向道鎮隨口問道:“是哪位先生在教導你們啊?”

“高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