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是他太優秀不是因為我笨(2 / 2)

香山縣本來就是極好的,太師這麼一暗示之下,這些官員回到南京,當然有人會問起,那就是一個勁地誇了。

與此同時,不少官員得到提醒,也開始往香山縣那邊派人去做生意,賺錢補貼俸祿之不足,總好過貪腐被剝皮充草吧?

由李善長口中出來的那句評語:駙馬真得是天縱奇才,實乃我大明開國以來治政第一能臣也!也在京師開始流傳。

這麼一來,把一個人給惹惱了,這個人便是胡惟庸了。

鄧愈當了中宰相之後,推說對其他不擅長,就隻是在涉及兵事上的奏章,才給出意見,其他不過問。

汪廣洋還是和以前差不多,沉迷於酒色,政務基本上不處理。

換句話說,大部分活,都是胡惟庸在乾,他給出處理結果,然後送東宮那邊,再轉皇帝。

經過他手處理的那些,大部分都是準奏,很少有駁回的,多少讓胡惟庸有了一點安慰。

但是,如今京師這邊都在傳說,那駙馬是大明開國第一治政能臣,那他算什麼?他這個位置,是不是也要那駙馬來當了?

胡惟庸對此真得很惱怒,可是他一查源頭,發現這句話最先說的人,竟然還是他親家,韓國公所說,他就鬱悶了。

不得已,他也讓人傳播一個信息:駙馬治理一個縣的能力確實不錯,但是要治理更大的地方,還是太年輕了!

這種話,對於沒去過香山縣的人,還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畢竟駙馬的年齡,就在那擺著的。

對於這些,朱元璋都沒有去理會。這時候,他正和太子朱標,針對張一凡的奏章在說事呢!

隻聽朱元璋對已經看完張一凡奏章的朱標說道:“有關驛站的這個提法,不是沒有道理,這一點,是我以前沒有想過的。”

朱標聽了,感慨地點點頭說道:“一凡的見微知著能力,確實是一等一的強。驛站費用的事情,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平常人壓根不會覺得有何不妥。但是,太師一行人去了一次香山縣,他便提出了這種方式的不合理!並且以香山縣的費用為依據,事實俱在。”.

他們所討論的,就

是張一凡之前就給李善長他們提過,有關驛站費用的事情,換成後世的話,就是出差費用負擔的問題。

古代的時候,出差費用,那都是地方負擔的。招待的官員越多,地方負擔就越重。如果是交通要道的話,每年光是驛站招待的攤派,就是老百姓不小的負擔。

特彆是這一次,李善長帶著一大票人,在香山縣待了那麼久,產生的費用,張一凡用他剛來時候香山縣的戶籍人數進行分擔,都快趕上田賦了。

張一凡還特彆注明了,地方官吏,特彆是那些役差辦事的時候,借機撈錢,最終百姓付出的,肯定會更多。

所以,張一凡在奏章中建議,官員的出差費用,都要從源頭進行控製,如此才能不擾亂地方民生。

對於官員的****元璋是非常關注的。張一凡提出這種從源頭上控製的措施,他很欣賞,可是,問題又來了,各衙門哪來的錢?

理論上來說,各衙門都是沒錢的。每個月,各衙門從戶部這邊領俸祿而已。

對此,朱標便試著給出答案道:“或許,就按一凡所說,由出公差的官吏到戶部報銷的方式?可是,一凡也提到了一點,可能官員的俸祿,或者家底不足以事先墊付出公差的費用?更不用說,出公差是個辛苦事,要給什麼出差補貼?”

朱元璋聽了,沒好氣地說道:“這小子,還以為每個衙門都有香山縣衙門那麼有錢!你看到沒有,他說已經到年底了,根據鏡靜那邊的預估,香山縣衙門今年能有兩百五十萬貫收入!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多五十萬貫,真得是富得流油,偏偏百姓還都跟著富裕了!”

這種事情,要換了以前,那是絕對不會相信的。官府要有錢,那錢從哪裡來?肯定是從老百姓手中來啊!

哪來的道理,官府從百姓手中搜刮的錢多了,結果百姓的錢不但沒有減少,反而也跟著增加了!

有點想不通!

朱標聽了,便笑著說道:“不少人說天下錢糧有個定數,誰多了那必然誰會少!這種想法,有了香山縣作為例子,怕是行不通了。”

朱元璋聽了,搖搖頭,嚴肅了一點說道:“那倒也未必!”

說完之後,他從禦案上拿起幾份奏章,示意輪值太監轉給太子,然後說道:“宋卿回來說了個事,還有地方上也有奏章,綜合來看,香山縣該是把周邊的錢都吸走了。你可以看看,這兩年廣東其他地方的賦稅,除了番禺縣之外,都是減少的。”

這個事情,朱標以前是不知道的。因此,他拿過奏章之後,便立刻翻看了起來。

他在看著,朱元璋還在說著:“廣東其他地方,因為涉及香山縣的事情都要協助,因此,他們的人口都湧向了香山縣,造就了香山縣的繁華,可其他地方的人口減少,影響就有些大了啊!”

“特彆是最近的一次風災過後,不少地方有田地的百姓都棄田不要,拖家帶口地擁去了香山縣。這種現象,不是好現象啊!”

最早開始,是那些無田的佃戶之類,還有不少原本是隱戶的,湧向香山縣。因此,這個事情並不突出。可這次百年一遇的風災之後,事情就突出了。受影響的地方官府上奏,多有抱怨。隻是基於要協助香山縣的旨意,他們也不敢不放人。

朱元璋指著朱標手中的那些奏章說道:“胡卿就已經提出,香山縣是壓榨了其他地方,才有了如此繁華,此乃特例,不足以說明香山縣就一定是好的。我覺得,這個意見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

朱標一邊聽著,一邊看著。看完之後,他也沉默了一下,最後抬頭看向朱元璋,表情同樣嚴肅地說道:“父皇,兒臣感覺,這些問題怪罪到香山縣這邊,總覺得不對!”

說著,他不

等朱元璋問話,就主動解釋道:“兒臣去過香山縣,能感受到香山縣的欣欣向榮。如果說,香山縣的欣欣向榮是錯的,那兒臣以為,這其中肯定有什麼地方不對,不應該是香山縣的問題,而是其他地方出了問題!”

頓了頓,朱標想到了一個例子,便又補充說道:“就好比一個學堂的人,其中某人學習優異,其他人就抱怨,說這個人的學習太好了,以至於顯得他們很笨,學不好?那是要學習優異的這個人不能那麼優異?還是說要其他人更為努力?”

說完之後,他就看著朱元璋,等他爹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