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世,因為魏國在前次大戰之中對齊國所取得勝利所帶來的聲望,以及在戰後身為魏侯的魏罃向天下發出招賢令;
所以齊國所設立的稷下學宮對於人才的吸引力,並沒有前世那般的巨大。
或許也會有人被齊國所提出的誘人條件所吸引,隻是相比較於如今更加強大和第一個發布《求賢令》的魏國,大部分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還是會選擇來到魏國施展自己的才華。
也正是看到了可以說是由魏侯魏罃一手締造的契機,再結合之前西河學派的曆史淵源,公孫鞅這才會想到要重振西河學派。
公孫鞅從來都不是什麽空想之人,既然已經想到了,那麽他就會努力將其變成現實。
於是,一份來自西河郡的奏疏就這麽送入了魏國都城安邑,送到了魏侯魏罃的手中。
當看到公孫鞅所提出的這一個想法,魏罃心中立刻便生出了興趣。
其實此前他的心中也曾萌生過重振西河學派的想法,畢竟人才流失所造成的苦果,他可是親口嚐試過其中的苦澀的。
隻是那時候秦魏之間還未開戰,西河郡仍然處於對秦大戰的前線,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被戰火所波及。
思來想去、幾番權衡之後,那時的魏罃最終暫時放下了這一個想法。
如今從公孫鞅親筆所書的奏疏之中看到這個建議,曾經的那個想法立刻便是重新浮現在了魏罃的腦海之中。
又是一番思索之後,魏罃提起了一旁的墨筆,給身為西河郡守的公孫鞅下達了一個命令。
在命令之中,魏罃要求公孫鞅在昔日子夏在河西講學的地方修建一座學宮,這座學宮以西河學派的名字命名。
西河學宮。
就在這道命令由專人發往西河郡的同時,魏罃親自提筆向天下士子書寫了一份帛書。
因為之前魏罃所發《求賢令》實在是太過為天下士子所熟知,所以此次這份帛書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眾多關注的目光。
當聽到魏國準備在昔日大儒子夏講學之地修建學宮,邀請天下士子前往之時,那些士子生出了幾分波瀾;
當聽到此次邀請的對象“不拘派別、不看出身、隻問學識”之時,那些士子的心中產生了幾分蠢蠢欲動的心思;
當聽到凡是在學宮之中表現優異之人,魏侯魏罃會親自與他交談並根據其學識授予官爵之時,這些士子已經有些迫不及待地想要前往魏國。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後世流行的一句話。
而對於此刻天下之間的士子來說,“學而優則仕”這個由大儒子夏所提出與前麵那句意思相近的理念,也是他們心中所無限期待的。
當然,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也不都是想要官爵的,可是看著那些向著魏國方向的身影,他們心中卻是生出了幾分意動。
或許前往河西之地,去與天下有識之士縱論一番,也不失為一件妙事啊。
懷著心中不一樣的想法,天下之間的一些有識之士,踏上了前往魏國西河之地的路程。
三月之後,在魏罃命令下修建的西河學宮已然初具規模,而天下之間的有識之士也有不少已經抵達了河西。
就在這個時候,魏侯魏罃的車駕卻是自安邑出發,在越過河水之後一路抵達了這一座修建在河水西畔的西河學宮。
“臣西河郡守公孫鞅,拜見君上。”
“臣西河郡長史公叔越,拜見君上。”
看著此刻站在自己麵前的公孫鞅,魏罃心中是有些欣慰的。
五年的相府生涯讓公孫鞅擁有了豐富的學識,五年的地方曆練則是讓他更加地老練。
除了以上那些公孫鞅此番所提出的建議,則更是讓魏罃打從心裏感覺到驚奇。
如果是前世魏罃印象之中的公孫鞅,那麽他一定不會提出重振西河學派的想法,甚至還會提出類似“禁止遊士,禁止私學”的建議。
隻不過或許是因為兩世的經曆有所不同,公孫鞅的見識以及對於一件事情的看法都與前世有了很大的不同。
雖然他的心中仍然擁有著某種的堅持,但是在行事之間他卻是比前世溫和了些許。
“鞅師弟,你這個提議提得好啊。”
“君上謬讚了。”
向著麵前的魏罃躬身一禮,公孫鞅沉聲說道:“鞅曾經老師提到過河西學派的昌盛,心中一直十分向往。”
“來到河西之後,看到了河西學派的沒落,鞅的心中更是覺得萬分可惜。”
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直直地看向魏罃,公孫鞅繼續說道:“君上,昔日的魏國為何強大,實在是因為人才濟濟,而這些人才大多出自西河學派。”
“為了能夠使我魏國長久地強盛下去,重振西河學派之事是不得不去做的。”
臉上再次泛起了一絲笑容,魏罃滿意地看了看公孫鞅,“你說得不錯。”
“文侯之時有西河學派,我魏國得以崛起於三晉;如今之時有西河學宮,我魏國必將大出於天下。”
此話落下,望著前方那一座不算高大卻帶著幾分別樣意味的建築,魏罃雙眼之中滿是堅定的神情。
“走,鞅師弟,陪寡人去看看這天下之間的學識淵博之人。”
看著先走一步的魏罃那不徐不疾、自有幾分君主氣度的身影,公孫鞅卻是情不自禁地躬身一禮。
“臣公孫鞅,謹遵君命。”
……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