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浦州城到山上的距離那麼遠,還有這溶洞的路如此難行,可陸時晏卻隻花了一晚上的時間,就將行李全部運到了山穀。他到底是怎麼做到的?這也太厲害了!
李鄧兩家人都對陸時晏滿是崇拜,等見到山穀的土寨樓的時候,更是將其驚為天人。
在如此隱蔽的山穀之中,靠著自己燒製的紅磚石灰,建如此宏偉的土寨樓,這是一般人能辦到的嗎?
而聽聞江棠棠是山穀的穀長,紅磚與石灰的燒製方法都是她傳授大家的,更覺得山穀前途不可限量。
再加上山穀村民友善,李鄧兩家人很快在山穀安頓下來。
山寨已經提前設計好,並沒有設計李鄧兩家人的房子,所以宋村長做主,讓李鄧兩家人在之前規劃的宅基地上選地建房子。
至於房子怎麼建,就要李鄧兩家人自己商量了。
雖是隱居山穀之中,但和外邊的區彆也不大,無外乎以錢購買,以物交換,又或者提前與人說好,大家相互幫忙。
互相幫忙是以前鄉下許多人建房子,又或者秋收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
李家人還有打鐵這門手藝,是最受大家歡迎的了。這天好些人家都找了機會與李家人接觸,主動提起了幫忙建房子的事情。
他們也不要工錢,隻要李家到時候幫他們修補修補鐵具就成。
當然,找過來的都是家裡人手多的,有餘力的。
等村民們走後,李鄧兩家人在一起商量,這個房子應該怎麼建。
與村民們不同,兩家人在浦州城都有房子,心中還留了一個念想,總希望有一天還能回去。
對於山穀中房子的建造,兩家人的要求都不高,隻要遮風蔽雨就成。
所以兩家人經過商量後,決定就建土坯房,且兩家人的房屋合在一起建。
在正式建房之前,先搭建一個竹棚屋。以防李嫦突然生產,產婦和孩子沒有遮風蔽雨之處。
搭建竹棚屋花不了多少工夫,隻要一兩天時間就能做好,都不用請外人。
兩家人開始忙碌起來。
在大家忙碌的時候,陸時晏那邊也做好了安排,帶著江棠棠一同去了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