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場起義最終的結果卻是失敗了。】
建安二年,南陽隆中。
年僅十七歲的諸葛亮叔父諸葛玄剛剛過世,自此以後,他就結束了自己的遊學生涯,隱居於隆中,平日裏以躬耕為業。
這個時候,他還不是後來名聲鵲起的諸葛武侯,至有兩個至交好友平時願意與他來往,除此之外,再沒有別人。
他低低歎了口氣,自桓帝、靈帝以來漢室衰微,如今天下大亂,卻無名主,受苦的還是這亂世之中的百姓啊。
在他看來,如今歌劇天下一方的名士都隻能算得上是梟雄,而不能算作是仁主。這些人願意為自己謀求私利,卻不願意治理天下,就算能夠統一,最終也不可長久。
諸葛亮想要等待的是真正的仁德愛民之君。
天幕倏然降下,他依稀記得在年幼之際,也曾有過幾次奇景,後來天下越來越亂,這般景象就再也不會出現。
難道?難道是祥瑞天降,華夏大地又要出一位仁君嗎?
諸葛亮思考著,然而等他聽到這一段的時候,卻不由得有點失望。
黃巾起義麽?史家曆來將那張角視之為妖人,並不是全然沒有道理的。
在他看來,這不是由於他的出身,也不是由於他能夠救治人命的符水。而是這場起義雖然名義上是要拯救亂世,可是實際上卻把天下推向了大亂。
【至於失敗的原因,這就有很多了。首先起義的人數雖然多,但是大多數都是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流民,組織非常鬆散而且缺乏紀律,而且其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老弱婦孺,非常缺乏戰鬥力。】
【另外,為了鎮壓這場農民起義,漢靈帝設置了州牧,簡單來說就是把中央的權力下放給了地方。有點像後世的節度使,州牧擁有軍政大權,而這些流民被組織起來,給他們分配了活乾,自然也就沒有人鬨起義了。不過,州牧的形成,弊端在於它反而加強了各地的割據勢力。】
李世民忽然沉思,節度使嗎?這原本是承襲了自從北周以來到隋朝的舊製,主要是在地方屯田駐軍。
如果到了唐末,中央的管控力不強,這些人會不會也起不臣之心?
【還有一個原因呢就是,張角病死了。但是大家也不用遺憾,黃巾起義也有很多很多的弊端,在他決定起義的時候,就已經背離了治病救人的初衷。這些流民生來貧窮,又沒有強有力的約束組織,所以單單是憑借一個道德上的約束,根本就約束不住他們。這些經常燒殺搶掠,搶奪的對象很多都是豪商甚至普通百姓,所以對他們也有黃巾賊的稱呼。】
【隨著這場起義的失敗,我們熟知的三國人物也逐漸的開始展露,三國時代即將正式到來。】
諸葛亮眸色微暗,沒錯,很多原本被黨錮之禍中失去了政治資格的士人在這個時候重新起複,也有人在鎮壓黃巾起義的行列裏逐漸發展為割據一方的梟雄。
可以說黃巾起義之時,也是諸侯並起之時。
比如說曹操、袁紹,甚至是董卓。
董卓這個人在天下共而擊之之前,也算得上是平步青雲的典範了,甚至在某些方麵也可以稱他一句“漢家忠臣”,不過之後的事情就比較諷刺了。
【我們將時間線往後調,漢靈帝病重,他出身屠戶的外戚,也就是何皇後的哥哥何進掌控著京中的兵權,但是漢靈帝這個時候卻想廢長立幼,廢掉何皇後生大皇子劉辯,轉立王美人生二皇子劉協。於是就設立了八校尉分權,隻不過沒懂這件事情辦妥,他就已經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曹操也是這八校尉之一,不過當時他還算是一個小角色。漢靈帝死後,何進入宮扶持外甥劉辯繼位,也就是漢少帝,何太後臨朝。這一次在外戚與宦官之間的爭奪中,外戚占了上風。】
【這個時候作為士人的袁紹終於有機會進言,士人與宦官的矛盾由來已久。他自然與何進提議要鏟除掉宦官。然而,何太後的母親和弟弟受了宦官的賄賂,始終下不了這個決心。經過袁紹的提議他讓董卓進入了洛陽,準備用兵力向太後施壓。】
【但是,也不知道何進是耳根子軟啊,還是到底是何家小戶出身,恐怕也沒經過什麽政治鬥爭,於是何進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誅殺宦官泄露了消息,那些宦官又不傻,十常侍之首張讓,就是漢靈帝把他當爸爸那位。他最先察覺,當機立斷將手中握有兵權的一個宦官斬殺,並向何進交出兵權。何進竟然真的不追究了。】
說到這的時候,蘇扶南微微歎氣,何進或許不知道,就是他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最終讓他們都葬送在別人手中。
不過對於天下的大勢來說,也很難判斷這個節點的是利還是弊?
【何進的結局呢,是被假傳太後旨意的一個宦官騙入宮中殺了。他這位外戚一死,袁紹直接領兵攻打宮門,最後將宦官全部斬殺,據說一共殺了兩千餘人,不長胡子的都一律當做宦官處理。】
【而少數的宦官挾持了皇帝劉辯出宮到達西郊,這些宦官最後也死了。不過卻是給董卓留下了一份大禮。】
天幕上同時播放了一幕幕慘狀,士兵闖入宮中,大肆捕殺太監。宮裏的太監無論是老弱殘病,還是年輕力壯,都直接就被亂箭射死亂刀砍死,可謂是血流成河。
不過在某種程度上,倒也稱得上是一句咎由自取。
而與此同時,董卓進軍洛陽。
【董卓出身也不算高,但是他憑借著勇武早在漢桓帝時就擔任羽林郎,後來在抗擊羌人和鮮卑之時屢建戰功,到了鎮壓黃巾軍後更是被封為斄鄉侯,食邑千戶。而現在更好了,進入洛陽城的董卓正好巧遇了漢少帝劉辯,把他接回宮去。】
【說起來,董卓兵力也不算多,不過這有一個人名叫呂布。或許大家都聽說過“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不過這個人非常的有意思。他最開始是執金吾丁原的部將,但是卻被董卓買通,殺了丁原,將京中的兵力全都交給董卓。後來又殺了董卓,歸附袁紹。後來又離開了袁紹,投奔張揚……咳咳】
【反正這個時候呂布和董卓還情深義重,並且結為父子。而大權在握的董卓也想展示自己的能力,於是仿霍光舊事廢漢少帝改立劉協也就是漢獻帝。原本袁紹還為此爭辯,礙於袁家四世三公地位超然,董卓一時不敢妄動,直到太傅袁隗首肯。】
於是袁紹決定離開洛陽,逃亡冀州。
元朔六年,劉徹遙望天幕,突然喃喃自語:“霍光,又是霍光,他到底是誰?”
【之後的結果就是年僅十五歲的漢少帝次年被殺,何太後也一樣。董卓權傾朝野,卻不乾人事,比如放縱是吧燒殺搶掠,動不動就殺人,在何太後下葬的時候開陵盜墓。】
【最終,天下十八路諸侯皆反,攻打董卓。】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