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講幾個有意思的人吧,比如馮異,這個人有趣的點在於他有一個外號叫“大樹將軍”,他呢本來也是王莽委任的官吏,但是被起義軍追捕。不過還好馮異的堂兄和同鄉已經參加了起義軍,在他們的舉薦之下,馮異見到了劉秀並且向其坦白說,自己的母親還在城裏,如果能放自己回城一定會報答。】
【劉秀對他表示了讚賞,並且放他回城。並且後來馮異真的報答了劉秀,他最後隻同意投降劉秀。至於為什麽叫大樹將軍呢?】
【是因為馮毅非常謙恭,每次到了論功行賞的時候,他就躲在大樹
蘇扶南正講著,突然發現自己的屏幕上彈出來了一條彈幕——劉秀:劉秀真的是天命之子嗎?
她盯著那條彈幕沉默了一會,不知道怎麽回答。
嘶,一位名叫劉秀的網友問她,劉秀是不是真的天命之子?
她突然覺得這個世界有點荒誕。但是作為一個有經驗的up主,蘇扶南迅速穩定住了情緒,或許是對方隻是在玩梗而已。於是她隻是點頭道謝了對方的打賞。
然而在天幕那方的世界,落在古人的眼中又是另一番模樣了,天幕沒有否認,那就有可能是默認,劉秀就是天命之子!
“怪不得劉小將軍年紀輕輕,行兵打仗卻有如神助……此實乃漢室之隆,這是上天庇佑大漢,大漢國祚必不當絕!”
“天命所歸,臣鬥膽懇求小將軍承受上天之命,改稱帝號。”
然而麵對這一場諸將進言,劉秀這突然有一點不安地看了看身旁的長兄劉縯,他正在努力維持著自己麵上的微笑,雙手握緊了再放開,反複來回了幾次。
劉秀知道,自己的長兄一直有一番雄心壯誌,他也想平定天下,像高祖那樣創建一番功業。所以即便是未來已經擺在了他們麵前,劉縯卻仍然懷揣著那個理想,猶如一個無法了卻的夙願。
這也是他們的政權遲遲不稱帝的原因。
然而,劉縯思考了良久,突然對著劉秀俯身下拜:“臣縯願輔佐陛下登基,以匡複漢室。”
“長兄!”劉秀不可置信的看著自己麵前的長兄他伸手就要攙扶劉縯,“長兄,萬萬不可!三弟怎麽能承受這樣的大禮?”
“不,陛下。臣稱您為陛下,而非三郎。並不是以家禮用作為兄長的身份去拜見自己的弟弟,而是以一個臣子的身份拜見君王。”
“陛下,臣拜請陛下複高祖之業,定萬世之興。”劉縯跪拜在地上,大有劉秀如果不答應他就不起來的架勢。
還是一個半大少年的劉秀不禁紅了眼眶,他雖然已經在戰場上拚搏了一年,但是從未見過兄長這般模樣。
他終於應下來聲,向上天肅拜:“臣秀乘承上天之恩德,必當不負蒼天。”
劉秀於南陽稱帝,建元為建武,國號仍稱為漢。
正式建國之後,天幕之人所講的雲台二十八將之中屬於新莽政權之人由於害怕報複,最先歸降。
三月,漢軍奪宛城,劉秀之名響徹天下,各地的劉氏宗族子弟爭相歸附,天下有識之事也紛紛加入了劉秀的麾下。
五月,漢軍正式破長安而入,王莽自縊於漢宮。新朝的統治終於徹底被傾覆。
歲末,漢軍攻下洛陽,並且在洛陽定都。同時發兵征戰河北,大勝。
接下來的戰爭就更加容易了,由於劉秀天命之子的加成,對敵往往氣勢較強,甚至有人主動投城,不戰而勝,這一次僅僅用了八年的時間,劉秀成功恢複中原,統一華夏。
*
貞觀三年,長安太極宮。
東方的突厥日益囂張,蝗災又剛剛平定。正值多事之秋,李世民好不容易抽了一天忙裏偷閒,自己在太極宮裏修身養性,擺弄起來了書法丹青。
長孫皇後自然也在一旁作陪。
夏日炎熱,她隻是簡單地梳了個發髻,用攢絲白玉簪挽住,外加用一個精致小巧的梳篦稍加點綴。簡單的打扮卻襯得更明豔動人,美到讓人移不開眼睛。
在她如青蔥般纖細白嫩的指尖中握著的是一枚墨錠,很顯然這是她在親自研墨。
李世民興致盎然,閒閒做了一幅飛白書,就拉著長孫皇後觀看說道:“觀音婢,你瞧著朕這張書法如何,可有什麽長進嗎?”
長孫皇後移步觀瞧,李世民很自然的握緊了她的手,她有些羞怯般的掙脫了他,輕聲細語道:“青天白日的,陛下乾什麽?”
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的清咳了一聲,兩個人現在湊的很近,他的附身湊近了長孫皇後的耳垂:“這是朕今日稍有些興趣,便隨性做了首詩,皇後便來點評一番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