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2章 虛實(三)(1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2658 字 7個月前

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p>

李承之剛剛走進韓岡的公廳,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p>

屋外的陽光被屋簷遮擋,化不開的春寒登時就向身上襲來。</p>

李承之看看腳底的地板,他敢打賭,如果拿溫度計來量一下,韓岡這邊跟他的公廳比起來,起碼冷了有十度。</p>

“怎麼沒開地龍?”李承之問。</p>

還沒到三月,除了窮人家,誰家會把暖爐、熱炕、地龍這樣的取暖設備給撤了?還不用說這裡是朝廷的衙門,日常開支都是走公使錢的帳。</p>

“不都入春了嗎,暖氣蒸著總歸不舒服,就讓人停了。”</p>

韓岡笑著邀請李承之坐下來,瞥了站在角落裡的堂後官一眼。</p>

堂後官本是在宰輔們身邊服侍的親近人,也最會看人眼色,得了韓岡的示意,立刻出去讓後麵的鍋爐房打開開關,給地板下的熱水管道送熱水。</p>

“聽說相公家裡沒有裝地龍?”</p>

“後麵起居的地方都改裝了,婦人嘛,總是怕冷的。”</p>

“彆說婦人,男子又有幾個不怕冷的?能如相公你這般不畏寒暑,其實世間罕有啊。”</p>

“也不是。開封這邊冬天終歸比不上陝西,從小就習慣了。另一個,這樣也能提醒自己,沒事多起來走動。太暖和了,人也會變懶。”</p>

雖然對自己要求比較高,主要是注重養生,但後世的暖氣片,還是韓岡一直想要的。</p>

鍋爐熱水暖氣片,這是日後北方過冬的標配。隻不過要製造合格的供暖設施,最低標準,要一條不漏水的管道。</p>

這個問題其實挺麻煩,不是能不能做到的問題,單純不漏水的管道,用銅造,錫焊連接堵漏,比容易生鏽的鐵管好得多,但成本太高了。</p>

在韓岡眼中,對於有關民生的項目,可以普及到下層的技術,以及有發展性的技術才有價值。</p>

但都堂衙門裡的地暖不是。成本太高了,普通富戶都用不起。全都是銅管錫焊,後麵一個鍋爐房,為了安全,鍋爐房衝屋子的一麵還是鋼筋混凝土。</p>

而且都堂中的建築物,是自開始修建時,就確定了安排給各位宰輔的公廳,以及中書五房公事的公廳,都設置地暖,或者按此時的叫法——地龍。</p>

其內部的結構,包括牆壁、天花、地板,都針對保暖能力,做了專門的處理。可以說,外觀看起來還是那樣,但結構已經可以算的上是新式的建築了。</p>

而老式的建築,想要改造地暖,就需要對房子動大手術。不然這些老式屋舍,冬天時想要與新式屋舍維持同樣的溫度,消耗掉的煤炭,至少要多出兩倍還不止,同時牆壁和地麵,也會因為冷熱變化等一係列問題,而產生龜裂等損壞。</p>

雍秦商會和福建商會的新會館,自然學會總部大樓,大圖書館新修的閱覽大廳,國子監圖書館,都在設計建造時,便把取暖問題考慮進來。而事後改造的建築物,隻有皇宮內太後、太妃及帝妃們的寢殿。</p>

至於私家,京師裡麵也就幾十戶人家才設鍋爐房,安裝地暖。對於一般富戶,難道火炕就不行了?冬天上炕就坐,一樣舒舒服服的。普通人家,圍著暖爐同樣暖和,何必充門麵?</p>

因而現階段,韓岡是大規模推廣燒蜂窩煤的火爐,隻因為可以普及。而不是推廣地暖這種奢侈品。</p>

不過防暑降溫的改造,則是許多人家都用上了。用蒸汽機抽取井水,澆在屋頂上,就是最簡單的降溫辦法。</p>

一到夏天,京城之中到處都是蒸汽機的轟鳴聲,越是富貴之處,越是吵鬨。一邊出著大太陽,一邊看雨落簷下,悠然自得的清涼之餘,倒是要忍受蒸汽機的噪音,也算公平了。</p>

韓岡公廳的鍋爐房一直在燒著熱水——他關掉地暖,也不是為了省煤——閥門一開,熱水一通,公廳內很快就暖和了起來。</p>

韓岡和李承之聊過了地暖,聊過了新瓷盞,聊過了茶葉。喝了熱茶,感受到了腳底升上來的暖氣,內外熱力驅散了寒意,也終於說到正題上了。</p>

“議政們回去擬定的預案,相公都看了吧……不知有沒有合相公心意的?”</p>

“有付出就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越多。隻要方案能做到公道二字,又有誰能不服?”</p>

韓岡把話說明白了,李承之心領神會,基本上跟他預測的一樣。</p>

韓岡和章惇其實早有定見,一直不肯揭開底牌,就是要讓外麵都看清了各種議案的問題,他們才將自己的方案給拋出來。隻要稍作對比,明白了優劣,與會者會怎麼選擇,自然一目了然。</p>

“那明天就上會議論了?”</p>

韓岡點點頭,“早點結束也好。”</p>

“因為遼國?”</p>

“當然。”</p>

李承之猶豫了一下,這種情緒對他來說很少見。但他還是問了,“相公,這一回當真把對遼的籌劃交給我來做?”</p>

韓岡點頭,“我和子厚相公商量過了,希望奉世你和熊伯通將這件事給擔起來。”</p>

“熊本?!”</p>

韓岡比起</p>

兩個手指頭,“坐鎮大名和太原,至少要兩人。”</p>

韓岡和章惇雖然和睦,但誰敢保證對方沒有黃袍加身的想法,即使對方沒有,對方下麵的人呢?所以兩人相互牽製,一般情況下,誰都不可能出門。</p>

如果當真對遼開戰,能出門的,就隻有其他宰輔。反正不管是誰,都沒有韓岡和章惇的影響力,黃袍加身那麼是休想。</p>

這個任務,落到熊本身上讓李承之驚訝了點,但落到他本人身上,他還真是一點不吃驚。韓岡手上缺人,總不能讓遊師雄能者多勞吧,鐵路衙門可是要負責全局的運輸。而沈括,前些年修路時傷了元氣,回京後一直多病,更不合適。</p>

“但已經有真太鐵路了,其實用不著再分兩處,我與熊本在一處指揮,更容易協調兩路兵馬。”李承之皺眉說道。</p>

事前李承之可是以為,他會為主帥,而章惇選一武將為副帥。真太鐵路已經修好了,河東河北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合為一個戰場。</p>

“聽聞遼人從析津府往奉聖州去的南奉線【北京到張家口的京張鐵路】正在修建,以遼國的技術,短期內當是修不好。如果我們調動得宜,開戰時,完全可以先聚兵滅其一路,再回師另一路。”</p>

韓岡搖頭。都堂絕不會允許任何人有獨吞恢複之功的可能。即使這一回,李承之和熊本北上,隻是先期準備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