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2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中)(2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851 字 7個月前

李複也對韓岡道:“相公,下官雖未走過武陽關,但也知道此處自三代便為險關,吳國破楚,也是先攻此處。在這裡修鐵路可比方城山難得多。”</p>

韓岡拿著杯子,輕呷一口,笑道:“武陽關道,古名大隧隘道,要怎麼修,應該不難猜到吧?”</p>

“穴地為隧道?”黃裳和李複同時問道。</p>

“這是最簡單的辦法了。”韓岡點頭道,“若是武陽關隧道能夠開鑿成功。就有一條連接荊湖和京畿的直道,總長不過千二百裡,京營禁軍四天便能抵達鄂州。”</p>

“可為什麼是河陰?直抵京師不好嗎?”</p>

“因為經過勘探,若要修大橋過黃河,河陰宜村渡比白馬渡更合適。汴口開於河陰,也正是因為其地灘窄岸堅,易於引水,設立閘口。”</p>

黃裳之前就已經覺得自己吃驚的次數太多了,但他今天還是忍不住大吃一驚,“在黃河上修大橋?”</p>

由不得他不吃驚,黃裳明白,韓岡要在黃河上修的大橋,絕不是什麼浮橋——浮橋上鋪不了軌道,隻會是堅實的拱橋。但這種技術,黃裳聽都沒聽說過,之前京洛鐵路,為了修那幾座橫跨黃河支流的橋梁,可是費儘了周折,拖了近一年的工期,才給修好的。現在,韓岡卻說要在黃河上架大橋了。</p>

這怎麼可能?!</p>

“不要吃驚,這是十年之後的事了。”韓岡大笑,“十年之內,京師去湖北,還是隻用方城山軌道。”</p>

‘十年之後,可還能修得了嗎?’黃裳覺得韓岡想得太好了。</p>

那時候,天子當已親政,韓岡這位權相,還能有多大幾率安然留在東府之中?如果他離開相位,他所定下來的一係列計劃,怕是隻會被人束之高閣。</p>

黃裳並不為韓岡的安危擔心太多。</p>

皇帝現在對韓岡有成見,這不代表日後還會如此,小孩子的愛恨太單純,等他再大一點,就知道權衡利弊了。</p>

難道熙宗皇帝不反感把持朝政近十年的韓琦?不認為韓琦在英宗剛剛晏駕、又有診斷說天子可能會複蘇的時候,說若天子複蘇亦隻能為太上皇,已經逾越了臣子的本分?但最後給韓琦的恩榮,依然冠絕朝野,不論是兩代三人相繼鎮守鄉郡,還是兩朝顧命定策元勳的碑文,都沒人能比得上。</p>

隻是到了那時候,韓岡還能緊握相位的可能性,就實在是太小了。</p>

現在春風得意,日後可能就是門庭冷落。</p>

他看了看宗澤、李複,還是將到嘴邊的話給壓了下來。若要勸誡,還是等沒人的時候私下裡說最好,有人在場,手握大權的宰相不一定能聽進去太多。縱使韓岡看起來有著十足的宰相肚量,可黃裳不願意拿自己和韓岡的關係來冒險。</p>

“好了,不說這些事了。過兩天,你們與汝霖一起去參觀一下蒙學,看看京師的蒙學是怎麼治學的,回頭想想對雲南能不能有所幫助。”</p>

要在雲南路下麵推廣蒙學,黃裳和李複跟著宗澤視察京師蒙學,是順理成章的一件事。兩人皆同聲應諾。</p>

“相公,京師現在有多少所蒙學?”</p>

坐下來後,李複問著自己感興趣的話題。</p>

“大大小小總計兩百所。”</p>

韓岡去年就把新的絲織技術拿出來作為交換條件,有心於此的富戶豪門,除了各自向雍秦商會繳納了一筆技術轉讓金之外,也都各自滿足了韓岡的要求。</p>

各地的絲織廠先後破土動工,江南、淮左,甚至河北,都有了人開辦新式的絲織廠,為了賺錢,人人迫不及待。與此同時,在官府登記的蒙學,光是京師之中,就超過了兩百所——其實這也非是難事,隻要將族學改一下,就是一座現成的蒙學。所要做的,隻是改動一下學習的內容。</p>

“可比雲南多得多了。”李複感歎道。</p>

雖是學政,雲南的學政可是不能與中原各路相提並論,十幾年中,能有一兩個人考中進士,就已經是文曲星高照了。</p>

韓岡搖頭道:“這是城中的學校,城外的還有更多。但平均一座蒙學隻有二三十人,多不過百人,真要細算起來,讀書的小學生,人數還是太少了。”</p>

“遼國也開始辦蒙學。”宗澤說道,“連課本都一模一樣。京師倒好說,很多地方,現在還不如遼人。”</p>

京師、陝西,這兩個地方,是韓岡推廣以格物為根本的新蒙學的重點。陝西不算富裕,但是沒有了過去的戰爭負擔,又有橫渠書院中的學子儘力宣傳,城鎮中的學生入學率至少能達到四成。最重要的,是蒙學的學製和內部結構,也脫離了私塾的形式,而更加符合未來發展的需要。</p>

但京師的蒙學,情況就要差很多,這完全與京師的經濟水平不相稱。幸而韓岡有耐心,他也不指望了兩三年內,就能普及教育,這本就是百年大計。更何況,現在又有外界的驅動,情況正在逐漸好轉。</p>

不得不承認,內憂外患的遼國,的確有著承平之地所不能相提並論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