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欲雨還晴谘明輔(二十三)(1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521 字 7個月前

第四百九十四章 欲雨還晴谘明輔(二十三)</p>

在列的宰執都不是蠢人,韓岡隻是不想擔責任。隻看他不正麵回答呂嘉問的問題,就知道了。</p>

章惇忍不住想笑一下,難得看見韓岡被逼得顧左右而言他。</p>

國債這東西,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就會立刻明白他到底想說什麼。</p>

隻是可惜得很,他之前依然是樞密副使,奏章直抵禦前案頭,而太上皇後,看起來也並沒有將自己的奏章給下麵的臣子們傳閱一番。</p>

“中書門下不是作保。”韓岡淡然笑著,“天下至信之文,無如聖旨。聖旨起頭都是門下,又有什麼公文能比得上聖旨更有信用?曆數朝堂,也隻有蓋著中書門下的鈐記,才能讓人信服片紙可值千金。”</p>

他早就說了,這是要找補。呂嘉問既然從自己手中搶食,那也彆怪他不給麵子。</p>

蔡確眨了眨眼睛,再看看韓岡,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p>

隻是看見呂嘉問一下漲紅了臉,才確定自己並沒有聽錯。</p>

絕大多數聖旨,不論是踐位大詔,還是賞賜、調職、救災、禮儀,其抬頭,都是‘門下’。</p>

這是傳承唐時聖旨的格式。唐代中樞,最早是三省並立,尚小說、門下。其中門下省審查詔令,簽署章奏,掌封駁之權。所以天子的詔書,都是給門下省。故而抬頭為門下。</p>

如今三省六部製隻存空名,但政事堂的正式名稱依然是中書門下。舊時門下省的封駁之權,依然留存。</p>

既然借錢的是政事堂,出錢的是趙官家,那麼要三司做什麼?</p>

章惇在搖頭,薛向低頭看著笏板,張璪雙眼亮,曾布反倒皺起眉來,瞪著韓岡。</p>

除了前麵的韓絳看不清表情,其他人的反應,儘收蔡確眼底。基本上都是知道韓岡的心思了。</p>

章惇輕輕搖頭,韓岡這是破門拆屋啊。</p>

三司的設立,就是為了分兩府的財權。治權、軍權、財權分立,天子就能穩坐釣魚台。</p>

熙寧變法前,財權穩穩的控製三司使手中,計相為名,名副其實。但熙寧變法開始後,常平、農田水利、免役、保甲諸法皆本於司農寺,而由此得來的收入也歸入司農寺背後的中書門下。三司財權從此為宰相分割。曾布當年與呂惠卿、呂嘉問不合,以至最後生變,正是開端於他貴為三司使,掌天下財計,而呂嘉問主市易,卻隻報與在中書的呂惠卿。</p>

這就是財權之爭。</p>

沒了財權,三司又算什麼?</p>

而現在,韓岡丟出所謂國債,不是站在太上皇後一邊幫著說話,也並非打算推行國債斂錢,這分明是將錢跳過三司,直接送給中書門下。就算隻是每年六十萬貫也好啊。</p>

天降橫財!</p>

蔡確輕咳一聲,邁著方步慢慢走出班來。</p>

因人成事,實是受之有愧。可既然韓岡送過來,他也就卻之不恭了。</p>

“殿下,臣以為韓岡所言甚是!”</p>

“殿下。三司之立,本是分宰相之權。如今財歸政斧,宰相之權何人能治?”</p>

呂嘉問要做孤臣?也不看看太上皇後待不待見他。</p>

“原本南方幾大錢監每年所鑄新幣,都是先送進內藏庫,然後再由三司支借出去。”韓岡頓了一下,“臣請設鑄幣局,專司天下鑄幣事。”</p>

韓岡的意見是將鑄幣的終點放在內藏庫,而支取就是以國債的行事直接調撥。如果錢價漲,就多散出一些,錢價跌,則少支取一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