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4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上)(2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847 字 7個月前

“二哥。”她連忙叫道。</p>

“知道,我知道。”王旁心領神會的忙不迭的點著頭,“我明天就上門去探病。”</p>

韓岡不在京城,王旖肯定是不便</p>

代夫上門問候,隻能轉托給王旁。</p>

王旁兩天前已經去看望過張載一次。回來後將張載的病情一說,王旖便寫了信通知遠在廣西的丈夫。</p>

如今名震天下的橫渠張載,他的肺病已經磨了有十年之久。韓岡本來建議他去找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養老,這樣運氣好時,還能多拖上十幾年,可他偏偏要留著京城宣講經義,最後短了壽數。</p>

王旁也不知是該歎氣,還是該感慨和佩服。張載為了宣講關學,連命都不要了,王旁自問可是做不到這一點。當今世上也少見能像張載這樣能毅然決然的不顧性命安危,而將剩餘的時間全都投入到對事業的追求上。</p>

王旁搖搖頭,雖然自家是做不到,但並不影響到他對張載的這項行為的尊敬和佩服。</p>

第二天,王旁帶著一些精選出來的上好藥材來到了張載的府邸。寬敞的院落,精美的房屋,這是韓岡和幾個學生一同出錢,為張載租用的屋宅。位置不差,環境又好,能從開封府中租到這套宅院,韓岡的麵子加上張載的盛名在其中占了大半。</p>

州橋外張載的家中,進進出出的都是士林中人。外院全是人,基本上都曾經聆聽過張載的多次宣講,是他在京城收到的學生。而內院,更有十幾名登堂入室的弟子守候著。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敬慕他聲望和學問的官員,這些天來陸陸續續的也有幾百上千上門來探望的。</p>

這兩年國子監中無名儒主持,而張載卻是聲望正隆,在京中弟子甚多。雖然他在崇文館和太常禮院都有職位,但他日常精力和時間投注的地方,還是講學。宣講關學為主體的經義,同時也包括韓岡在格物致知上所總結出來的學問。</p>

從熙寧八年到熙寧十年,兩年多的時間,張載在京中教授的弟子以千百計,而關學一脈對於經義大道的闡述,也逐漸深入人心。</p>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p>

這四句作為關學一脈的根本經義,甚至京城中普通百姓,都能說個一二來。而天子據說對這四句話也很讚賞,甚至親筆在集英殿的素色屏風上寫了下來。</p>

王旁將帶來探病的禮物讓張家的人收下,進去探視了一下。張載差不多已經是進入了彌留之際,妻兒皆在身邊,一乾得意門生在旁守著。</p>

張載傳道授業,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教授過的弟子數以千計,但真正得他看重的並不多,也就寥寥十來人而已。人數雖少,卻也足以傳衣缽。呂大忠、蘇昞\、呂大臨這樣的得意門生就守在他的身邊。</p>

病痛的折磨下,張載已經瘦脫了形,臉上一片由疾病引起的潮紅,呼吸時喉間帶著嘶聲,甚至許多時候都感覺著他好像連話都不能說,根本都喘不上氣來,仿佛溺了水一般。</p>

呂大臨看著呼吸艱難的老師,難過的轉過身,不忍再看下去。</p>

到了最後的時刻,張載的意識反而愈加的清醒,平生的經曆在眼前一一閃過。</p>

幼年時,隨母扶亡父靈柩出蜀,因無錢回返開封鄉裡,最後停在了半道上的橫渠鎮。自此以後,他便與橫渠和關中緊緊聯係在一起。讀書習文,娶妻生子,被範仲淹所勉勵,自此鑽研經義大道,考上了進士,又回到關中講學,直到如今,門生遍及天下。</p>

回想此生,未有虛度,也可去見範文正了。</p>

睜開眼睛,望著房中。</p>

“進伯、季明、與叔……”張載是一個個叫著房中他最親近的弟子們。呂大忠等人都立刻湊前了上來。</p>

“差不多到時候了。”張載低聲說著。</p>

眾人聞言都是一震,有幾個都不禁落了淚下來。</p>

“‘存,吾順事;沒,吾寧也。’當記著這句話,生死有常,切勿做小兒女態。”張載掙紮的要坐起來,連忙就有人扶上去。</p>

“我要沐浴更衣。”張載臨終不亂,依然謹守著儒門的禮儀。</p>

房中一下就忙碌起來。張載望著朝南開的窗戶,沒能在最後一刻,與得意弟子見上一麵,張載有些遺憾。若說日後能光大關學門楣的弟子,韓岡必然是其中一人。</p>

“隻可惜玉昆不在。”他低聲說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