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1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十九)(1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773 字 7個月前

第一百一十三章 青雲為履難知足(十九)</p>

呂惠卿回到家中的時候,都是深夜了。</p>

“想不到大哥在介甫相公那裡留了那麼久。”呂升卿來到書房中。白天時他已經先去過了王安石府上,並沒有跟他的兄長走成一路。</p>

弟弟走進書房,呂惠卿一點動靜都沒有。半眯起的眼睛,若有所思的看著燭台上跳動的火苗,視線的焦點卻不知落在了何方,久久也不見開口說上一句話。</p>

呂升卿覺得他兄長的神色有些不對勁,拉過一張圓凳坐了下來,問道:“大哥,出了何事?”</p>

呂惠卿過了好一陣,才抬眼回應:“沒事!”隻是他又發了一陣呆之後,突然又道,“王介甫似乎已有南歸之心。”</p>

呂升卿眨了眨眼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到他將呂惠卿的話想明白,卻又難以相信起自己的耳朵來。</p>

“是辭相?”呂升卿眼睛瞪得老大,驚聲問道,“王安石想要辭相?!”</p>

“雖然王介甫沒有明說,但方才與他說話的時候,的確有這個意思。”呂惠卿抿起嘴,王安石方才那副帶著頹然、傷感的,現在還留在自己的眼中。</p>

呂升卿連連搖頭,“是不是大哥你誤會了,這怎麼可能?”</p>

這根本不可能!坐在宰相的位置上,不是因為不再受天子信任,或是備受彈劾,有幾人會主動辭去相位?王安石現如今再怎麼說都是首相,兩府之中,無人能與他的權柄相比。天子對他的信重,從給王雱的贈官上就能看得出來——從太子中允追贈到左諫議大夫上,一口氣晉了十幾級,比起在邕州殉國的官員受到追贈後,跳的級都多——加上新黨的根基已經穩固,王安石隻要不犯錯,他的相位就是穩如泰山。</p>

但呂惠卿很確定自己的判斷,“王介甫不是戀棧不去的性子。複相後的這一年來,天子越來越自把自為,全沒有過去的言聽計從。前些天,王介甫還歎著,說若有過去一半也是好的。”</p>

呂惠卿跟在王安石身邊這麼些年,對王安石的性格、為人很了解。當初為什麼王安石不肯入朝,就是因為不能一展雄才。等到當今天子,他才肯出來任官朝中。如果做得不順心,王安石就會乾脆撂挑子。根本沒有戀棧不去的想法。</p>

“而且沒了王元澤在身邊輔助,王介甫也是難以為繼。”</p>

喪子之痛讓王安石難以專心於政事之上,但更重要的是王安石現在身邊已經沒有可以信賴、且能力足夠的助手了。當年的呂惠卿、曾布、章惇都因為各自的原因,而與王安石的目標有了分歧。不會再如早年一般,眾心如一。</p>

曾布不必說,他的背叛讓王安石至今銜之入骨。</p>

而呂惠卿在新黨中獨樹一幟,雖然沒有跟王安石的勢力進行競爭,但他坐在參知政事的位置上,就算隻是為了自己的地位穩固,也不能是王安石說什麼他就附和什麼,都要表現出自己的能力、才乾和眼光來,總要表述自己的意見。這樣的情況下,王安石也不能像過去那般,將他當做緊跟在身邊的親信助手。</p>

至於章惇,他始終不是王安石的第一選擇。雖然王安石對章惇的才乾很看重,一直當做值得倚重的親信看待。但章惇少年時過於放縱,惡劣的名聲一直流傳到此時。呂惠卿知道,王安石從沒有想過讓章惇頂替自己或是曾布的位置。章惇本人也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會去荊南、會去廣西,都是為了能夠從樞密院走出一條路來,而不指望能如他呂惠卿,直接身登東府。</p>

至於曾孝寬之輩,都可以獨當一麵,是方麵之才,但並不能總攬全局,能力不夠、威信也不夠,論親近更是遠遠比不上王雱。孤家寡人,沒有商量國事、政事的助手,王安石的心哪能不累,又如何不退?</p>

如果王安石要退的話,隻有將新黨托付給自己。除了他呂惠卿以外,彆無他人!</p>

“不是有韓岡嗎?”呂升卿奇怪問著,怎麼看都不能忽略掉王安石的親女婿吧?</p>

呂惠卿臉色微微一變。他很想要忽略掉韓岡,一直都下意識的避開這個讓他心神不寧的名字。但呂升卿既然提起,呂惠卿也不會躲避:“韓岡如果願意改換門庭,放棄關學,王介甫當然會著力抬舉他。”</p>

呂升卿搖了搖頭,韓岡在學術上,不僅是秉承張載的關學,而且獨有創見,已經漸漸有了一代宗師的名望,如何會改換門庭?格物致知四個字,現在在士林之中的名氣,可是響亮得緊。</p>

“他與王介甫根本就不是一條心,對新法也並不是全心全意的支持,王介甫把女兒嫁給他都沒有扭轉了他的心思,還能指望彆的嗎?”呂惠卿笑道,王安石是不會將政治遺產留給韓岡的,他很確定這一點。</p>

“就算不是一條心,也已經是轉運使、直學士了。再過幾年,都能進兩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