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78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七)(2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773 字 7個月前

“大哥!”</p>

見著是兒子王雱進來,吳氏訕訕的停了口,在兒女麵前吵架,不論是王安石還是她都是有些難堪。</p>

王安石咳嗽了兩聲,問道:“大哥,有什麼事?”</p>

“廚中已經把晚上的飯菜做好了,正等著爹娘來呢……”王雱回</p>

頭望望門外,“本是二姐來的。但見著她久不回來,兒子就過來看看。”他笑了笑,“也難怪她不好意思進來。”</p>

“二姐在外麵?”吳氏聞言,狠狠地瞪了王安石一眼,忙著出去追女兒了。</p>

王雱躬身目送吳氏離開,這才走近前,對王安石勸道:“爹爹,二姐的事也的確得加緊艸辦了,總不能再拖了。”</p>

“你也覺得韓岡好?”</p>

“韓岡兒子是沒見過。但從傳聞中聽來,人品並不差。文學上雖是稍遜,可其才乾已是名傳朝中。如今不過是弱冠之年,已積功為朝官。觀他過往行事,對變法每多援護,當是有心於國事的人才。”</p>

同樣名滿天下的年輕俊傑,心高氣傲的王雱並不會認為自己比韓岡稍差。本官同為太子中允,但多了一個進士頭銜,還是崇政殿說書,有著天天麵見天子的資格。評價起韓岡便是很客觀,沒有半點嫉心。</p>

“這為父也知道……”</p>

王雱在王安石身邊坐下來:“韓岡第一次上京時,給爹爹出的三條策略,無一不是扭轉乾坤的上上良策,可見韓岡對新法的一片至誠。他又幾次拒留京中,更足見其並非趨炎附勢之輩。”</p>

“就是太過頭了。”王安石搖著頭,“青苗法改名、胥吏重祿,這兩條都還好,但第三條……”</p>

“比起舜去四凶的征誅之術,韓岡定得的條策,已經是很溫和了。新法諸多條令,哪一條不是卓有成效,大人如今何須再顧忌著那些愚頑之輩。找孩兒說,就得征誅今之‘四凶’,將之遠竄四荒!”</p>

王安石看著侃侃而談的長子,暗自歎息著。年輕人都是這般無所畏懼,牽掛少、顧忌也少。就像韓岡,隨口幾句話就要挑起黨爭。而他的大兒子,也是年輕氣盛的不把黨爭後果放在眼裡。隻有在官場上多待上幾年,才知道不是事事都能強著來的。</p>

那些被他打壓下去的舊黨中人,都叫他拗相公。說他王安石是一意孤行,不聽人勸。可若他真是這般行事,這些年來的諸多新法,早就全數推行下去了。何須一條條的在一路或幾路中先試行,查看結果後,進行相應的修改,才會推行全國?——王安石隻是不理那些舊黨胡言亂語的掣肘之詞而已。</p>

“大哥,你真的覺得韓岡好?”</p>

“是不是韓岡,孩兒不便多說。但總得找個與爹爹你同心同德的人家。”王雱停了一下,語氣沉重歎道:“總不能讓二姐也‘和淚看黃花’吧?”</p>

王安石默然不語。</p>

‘和淚看黃花’是他長女寫的詩句。嫁到吳家的大女兒是王安石全家心頭上的一樁恨事。她自小聰明靈慧,又工於詩詞,極得疼愛。王安石左挑右挑,特意挑了好友吳充的兒子。偏偏因為變法之事,兩家生分了,讓大女兒在吳家過得很不舒心。</p>

秋天的時候還寄了封信來,上麵寫了一首七絕:‘西風不入小窗紗,秋意應憐我憶家。極目江山千萬恨,依然和淚看黃花。’</p>

“讓為父再考慮一下……總得先問問韓岡到底有沒有定下親事。”王安石歎著,國事、家事,事事讓人煩心。</p>

他問著王雱:“你做著崇政殿說書哦,明天就要上殿宣講,可準備好了沒有?”</p>

崇政殿說書的位子不好坐,不但要像天子講解經史要義,同時也是天子身邊的顧問。必須見聞廣博,又精通經史,少點才學就會被天子問得張口結舌。而且說出的話,多少隻耳朵聽著,仁宗朝被任命為崇政殿說書的賈昌朝、楊安國,他們兩人舊曰的文名,便是因為說錯了幾句話,被人引為笑談而一落千丈。</p>

王雱雖然不是第一次上殿宣講,但王安石作為父親,總是要擔著一分心。</p>

王雱自信的笑起:“以孩兒的才學,爹爹何須擔心。這麼多次下來,何曾出過醜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