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9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四)(2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732 字 7個月前

有過千年之後的記憶,韓岡對攻城拔寨的興趣不如如今的將領,對殲滅敵人的數量則是很放在心上。橫山攻略儘管失敗了,可消滅的敵軍都是精銳,黨項人元氣大傷。西夏的恢複力又遠遠不如大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一戰還是賺了。</p>

可把話題說回到今次這場戰事上,王韶拿到的斬首究竟有多少?在捷報中沒說。韓岡估計他也是不好意思說。</p>

如果是在仁宗或是英宗的時候,三十、五十的斬首,也算是功勞了,至少一路都監拿出來時不會臉紅。可是放到現在,一場場大捷接連不斷,每隔幾個月,就是幾百上千的斬首。將朝中上下的胃口都撐大了,眼光也抬高了,斬首不過五百都不好意思對外麵宣揚。</p>

今次在慶平堡、野人關和臨洮城的幾次戰鬥中的斬獲,怕是加起來也隻有兩三百出頭。而瞎吳叱好歹是木征的嫡親兄弟,本部人眾的數目絕不會少,兩三千的戰力還是能拉得出來。如果再添上親附眾部,上萬甲兵總是有的。這一對比,就能明顯的發現,王韶、高遵裕根本就沒有傷到瞎吳叱的元氣。</p>

順利攻克了</p>

臨洮城的確是好事,可留下來的麻煩不小。韓岡寧願連番大戰,以上千傷亡為代價,將瞎吳叱和木征的軍隊一起掃平。論起野戰的能力,韓岡對集合兩路精銳的官軍有著極大的信心,可要是在河湟的崇山峻嶺之間,追逐著四散奔逃的吐蕃人,他的底氣就不是那麼充足了。</p>

殺人盈野才是正道。</p>

不殺得木征膽寒,如何能懾服他以及藏在西北的董氈。</p>

韓岡歎了一口氣,現在想這些也沒有意義。還是早點把糧草給前麵運送上去,出戰諸軍離開慶平堡時,攜帶的乾糧隻有七天的份,而現在已經過去兩天了。</p>

運送第一批糧草的隊伍已經整裝待發,是以馬騾等牲畜為主的馱隊,運送的人力都是軍籍。但接下來運送輜重的人手,卻不便再使用軍中人力,隻能在地方上征調。</p>

王韶、高遵裕親筆簽發的調令事先便留給了韓岡,蓋了緣邊安撫司大印的文字已經印版印刷了出來,馬上便要送去通遠軍的各個村寨。</p>

韓岡不知蔡延慶什麼時候能把築城的民夫送來,廣銳軍的叛卒如今都在他的指揮之下,但他們的人數隻夠用來運送糧草,何況這些人都是堪戰的精銳,拿去夯土實在浪費了一點,用來誘敵反而用處更大一點。</p>

他再三檢查著要分發下去的令文,以防有文字錯漏,以至本意全非。類似於傳單的令文上並沒有油墨香,能塗在鉛字上的油墨現在還沒有出現,隻是普通的墨汁。但字跡工整,且大印上的文字也是清晰可辨,不愧是雕版的產物。</p>

韓岡現在還沒精力往活字印刷術上去費精神。如今活字印刷是有,但通常都是寺廟中用來印經文和謁語,在美觀和質量上,無法跟平常賣的書冊相比——而且對於印書坊來說,活字印刷用的木活字很快就會損壞,而一套好的印版卻能留給子孫傳承,曾經有過兩兄弟為了爭奪一套老杜詩經印版的繼承權,而打起了官司。以現在的技術條件,哪一項印刷手段更為合適,不言而喻。</p>

“把令文都發下去,每個保甲都要傳到。”韓岡將傳單遞回給等候命令的胥吏,“前麵已經下過文,都該準備好了。傳語各保保正,今次之事不許有任何推脫,否則勿怪軍法無情!”</p>

……</p>

尤三石又檢查了一遍綁紮的腰帶和綁腿,這是他在軍中十幾年來養成的習慣。</p>

在同一間屋中,他的渾家就坐在一邊,正為尤三石整理著行裝。垂下來的發絲遮住了臉上的表情,隻能聽到她幽幽歎著:“又要上陣了。”</p>

“這是韓機宜的命令。”尤三石強調著。</p>

廣銳三千叛軍都是靠著韓岡才逃了一條姓命,全家老小也都是韓岡給保下來的。犯了千刀萬剮的死罪,被招降後居然都不是被流放嶺南等死,而僅僅是是變成了屯田的屯丁。照樣能吃飽穿暖,全家人還在身邊,比起在廣銳軍的時候還舒坦些。</p>

現在韓岡下文征調各保甲出人服徭役,有些人不知好歹,腹誹不已。但大多數叛軍士卒還是很淳樸的,知恩圖報的心思都有著。</p>

尤三石是一任保正,是由同一村中的叛軍士兵們推舉而出。當初廣銳叛軍歸降後,被決定流放通遠,所有有銜頭的軍官全數被放在隴西城邊安置。而近二十處叛軍的村寨中的保正、甲頭,都是自行推舉出來,皆深得人心,能肩負起重任。</p>

背起行囊,提起弓刀,在妻兒的眼淚中告彆而出。尤三石所在的保甲出動了一百三十多名精壯的漢子,連同渭水之濱的數十家寨堡,總計兩千餘保丁齊聚渭源堡。</p>

在鹹陽城投降的半年之後,廣銳軍重新集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