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90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1 / 2)

宰執天下(校對版) cuslaa 1913 字 7個月前

第九十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p>

“路兄連續數科皆得發解入貢,才學那定是好的。但入京一次,家財可是耗用不小。”</p>

“一簞食,一瓢飲,回也不改其樂。區區阿堵物何足掛齒?”</p>

“若這些稅吏也能如路兄這般便好了!”</p>

被韓岡一提,路明一下憤怒起來,“晚生本想著能運點土產進京,好貼補一下盤纏。誰想到突然之間稅卡就變得那麼嚴。‘王何必曰利’,這分明就是與民爭利啊!”</p>

路明的憤怒,韓岡為之失笑。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路明,從骨頭裡透出著窮酸破落。大宋不同明清,考上舉子,也不能被稱為老爺,除非能得中進士,不然便是一輩子的措大。</p>

路明的堅持,韓岡則難以理解。他一次次重複的去京城考試,還要靠著販運來支持。這樣盲目的行動,最終什麼回報都不會有。韓岡對如此無謀的行為實在難以理解。</p>

屢考不中,實在不行可以去考特奏名,那難度比起進士試要低得多。隻要考上了,便能補授文學、助教一類的學職,領著朝廷俸祿足以養家糊口。總比要抱著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要強得多。</p>

彆過山羊胡子,韓岡一行終於再次啟程,隻是三人變成四人,多了個路明出來。</p>

韓岡和劉仲武都是馭馬而行,連李小六也有匹馬騎著,而路明騎的僅僅是頭騾子。雖然原本的那頭老騾子已經在稅卡上被換了一匹健壯的大青騾,但騾子背著大捆的貨物,又加上了路明的重量,走起路來仍是呼哧呼哧的一步三晃。</p>

韓岡看了半天,心中不忍——對象當然不是路明——便說道:“路兄若是不嫌韓岡冒昧,不如就跟在下同行,等到了驛站,也可換乘了馬匹,如此行程上也能快上一點。”</p>

路明一聽,當即滾下騾子,哭拜在地上:“官人大恩大德,路明粉身難報。父母生我,官人救我,官人就是路明的再生父母!”</p>

韓岡聽得寒毛根根倒豎,如此奇人當真難得一見。他趕緊跳下馬,將路明扶起來,“使不得,使不得,韓某哪裡當得起!”</p>

路明又重重的磕了一個頭,方才起身,抬著袖子擦著臉上不知何時擠出來的淚痕。</p>

路明繪聲繪色的表演,韓岡心中暗讚。他其實本對這位免解貢生沒有什麼好感,隻是看到一名儒生路遇坎坷,順手幫上一把,也是情理之事。既然是惠而不費之舉,幫一下又無妨。但現在看來,路明當真是個妙人。而且在韓岡想來,他既然是免解舉人。自然有過多次前往東京應舉的經驗。人頭熟,道路熟,有他做伴,也可算是個向導。</p>

一行重新上路,往著京兆府趕去。</p>

一路上,路明拉著韓岡談詩說詞,費儘心力的想表現一番。隻是這水平基本上是在陝西路貢生們的平均水準之下,韓岡聽著有些不耐,但猶裝出饒有興致地樣子。</p>

而當韓岡把話題轉往軍事水利方向的時候,路明又大吹胡吹了一通瞎話,連一邊的劉仲武都聽得搖頭。很快,路明自知肚裡無貨,便又把話題轉回到詩詞歌賦。過了一陣,不知怎麼的又扯到了曆年進士科舉時的應試考題上去了。</p>

“晚生第一次入京,還是三十年前的事了。那一科,有參大政的王介甫【王安石】,有做翰林的王禹玉【王珪】。都是跟晚生極好的。晚生尚記得王介甫的那句‘孺子其朋’,好好的一篇文章,就給這四個字毀了。從考場出來時,相熟的幾人互相一說,都是歎息王介甫用錯了詞,連王介甫自己都搖頭。最後也沒錯,一個狀元就這麼飛掉了。”</p>

胡扯!韓岡半點不信路明會是身臨其事。</p>

王安石的‘孺子其朋’,是寫在殿試時的考卷上。因為這是周公旦教訓周成王的話——小子啊,朋黨害政,尤宜禁絕(少子慎其朋黨)——而看考卷的人是仁宗皇帝,他都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了,那可能喜歡才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拿著周公的話把自己當晚輩般教訓?雖然不會黜落,但還是從第一降到了第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