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變故(五)(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2167 字 7個月前

想到十年來,在兩位宰相協調下,蒸蒸日上的國力,即使是鐵杆的韓岡黨羽,王舜臣也不禁想要一聲感概。</p>

章惇和韓岡有著幾十年的交情,韓岡還是章惇父親的救命恩人。兩人聯手掌控朝堂十年。兩人手下的勢力——福建、雍秦兩大商會——又聯手占據了天下商貿往來的大半份額,雙方有著極強的互補性。</p>

但是如今,信任基礎已經不複存在。</p>

做出這一切的,不僅僅是韓岡,也有章惇。</p>

章惇對他兒子的放任,也是造成如今局麵的元凶。</p>

章惇的兒子勾連一乾不得誌的小官,把韓岡是做眼中釘肉中刺,整天聚在一天議論如何把韓岡和他的黨羽給鏟除掉。</p>

新人總是很難再已經穩固下來的團體中快速上升,好一點的還能按部就班的往上走,差一點的可就隻能一輩子沉淪下僚。所以新人經常是憤憤不平的,總想著把頭頂上的大山給掀翻。</p>

而老人們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變化,已經占據了最大的利益份額,他們對一切變動和改革都缺乏興趣,最想要看到的是穩定。</p>

在過去,皇帝就利用這一矛盾,不斷提拔新人進入禦史台,驅用禦史,來平衡宰輔們的權力。又利用兩府中,權位稍低的參知政事,反製宰相的威權。由此形成了製度,使得宰相權柄一再縮小,無法與皇帝抗衡。</p>

但如今,禦史台早成了宰相門前走狗,最多也隻能動搖議政。而缺乏軍隊的支持,除兩位宰相之外的其他宰輔,根本無力與韓岡和章惇對抗。</p>

雙頭體製的穩定,使得朝堂高層的人事變動近乎停滯。這也就使得打破乃至推翻如今都堂體係的呼聲,在朝堂低層始終無法根絕。</p>

撥亂反正,為國鋤奸的口號,從來沒有停止過。而投效韓、章其中一派,打倒另一派的呼聲,則更加響亮。</p>

說到底,都是底層官吏想要打破停滯如死水的局麵,得到一個晉升的空間。</p>

韓岡用自己的卸任,為自己一係的官員爭得了更多的利益,反過來也更加刺激了章惇一派官員。</p>

最終,說不定就一場大亂來,王舜臣看得到,很多人都看得到。</p>

或許正如韓岡所說,變亂,近在眼前。</p>

當然,機會也就在眼前。</p>

韓岡的提醒,讓王舜臣輾轉反側了一夜。五點不到便起身梳洗,準備上朝,比起就要上戰場時更加積極。</p>

儘管入冬之後,上朝的時間比過去已經遲了一個時辰。可王舜臣出門之後,夜幕依然籠罩著半邊天空。</p>

改變上朝時間,算是韓岡和章惇的德政,推行之前,朝野頗多議論,推行之後,倒是沒有什麼反對聲了——越是在冬日,被褥的誘惑力就越強。朝臣們也不願意一天中最冷最黑的時候出門。</p>

王舜臣出門後不久,便轉上了禦街。一支支以馬車為中心的隊伍出現在眼前。</p>

在過去,文武官都是騎馬上朝。如今都是乘車入朝。每逢朝會之日,宣德樓下的廣場上,都會停滿了各色馬車。</p>

王舜臣在西域,出行都是騎馬,回到京師之後,也入鄉隨俗,接受了韓岡贈與的車馬,從此乘車入朝。不過得到前往河東的任命,王舜臣決心磨礪一下自己,以防受不了河東的嚴寒,又改回了騎馬出行。</p>

王舜臣騎在馬上,肩高近六尺的西域神駒,讓王舜臣能夠俯視遠近各色車輛。</p>

並不熟悉京師官場的王舜臣,認不出幾輛馬車所屬,但在宣德門城樓遙遙在望的時候,前方一輛大型馬車,王舜臣立刻認出了馬車主人的身份。</p>

馬車前後,有著上百人的護衛,那是宰相韓岡的車馬隊列。</p>

王舜臣立刻打馬上前,才走了兩步,就看見一人從路邊的陰影處猛的衝了出來,直衝向韓岡的馬車。</p>

衝出來的人身形矯健,王舜臣看著眉頭一皺,左手就向後探去,不過卻摸了一個空,熟悉的配弓在上朝時是不會掛在馬背後的。</p>

那個人也沒有因為王舜臣沒帶配弓,就順利的衝撞了韓岡的馬車,在幾丈外,就給護衛們攔住了。</p>

那個人被護衛架</p>

起的時候,拚命的掙紮,想繼續向前,卻被護衛牢牢架住。</p>

王舜臣鬆了一口氣。</p>

正要上前,卻見那人不再掙紮了,似乎還喊了句什麼,王舜臣已聽不太清楚了。</p>

在他的視野中,前方猛然一亮,一朵橘紅色的火焰如花在禦街上綻開,緊接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在耳畔響起。</p>

時間仿佛慢了下來。</p>

人在喊,馬在叫。周圍一片混亂。</p>

一陣惡風帶著灰土撲麵而來,可王舜臣已經感覺不到了。</p>

爆炸的地方,可就在韓岡馬車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