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京師 二(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947 字 7個月前

“已經不慢了。”</p>

“打完遼</p>

國能弄出來嗎?”</p>

“如果多留遼國幾年倒是可以。”</p>

韓岡說著,與章惇一起往回走。司農寺的官員和基地的官員一串跟在後麵,隻是不敢打擾兩位宰相,都是遠遠的跟隨。</p>

田壟上,兩位宰相緩緩走著。章惇問著韓岡,“國子監的情況怎麼樣?”</p>

“都是些年輕人,一腔熱血不知道往哪裡去,隻要給他們指出一條路,當然就不會有什麼怨言。”</p>

韓岡去國子監,聽了課,聽了演講,同時還發表了一次講話。</p>

國子監此前鬨出了一場亂子,監中如今正惶惶不安,現在宰相親至,安撫人心,也是不得不為。</p>

章惇踱著步,望著快要進到田地另一頭的耕犁,“怎麼說的?”</p>

“不過是把遼國的事說一說,把都堂的想法說一說,開誠布公嘛,學生們還是很好說話的。”</p>

“也就是玉昆你。”章惇不覺得除了韓岡之外,其他宰輔能夠壓得下那些張狂的學生。</p>

“倒不是。”韓岡道,“本來也沒什麼大矛盾。”</p>

不過是學製、課程內容有些變化,正好有了一場敗仗,被人趁機作祟罷了。</p>

其中作祟最大就在這條田壟上,隻要自己和章惇都不再繼續動作,學生們當然不會有更多的意見。</p>

矛盾還沒有到無法緩解的時候,外部的挑釁和煽動也全數在章惇和韓岡的控製下,甚至就是他們的指使、縱容。當韓岡和章惇決定收手,自然就會風收浪止。</p>

“現在沒有,遲早會有。”</p>

章惇說著,和韓岡走過田壟,遠遠望著曬穀場上堆積如山的金黃色稻粒。</p>

“到時候,玉昆你且會如此心慈手軟否?”轉過頭,章惇衝著韓岡笑了笑。</p>

“那就到時候再說。”韓岡笑道。他早有所備,也有所應對。</p>

章惇也知道韓岡的計劃和想法,“那就看看滅遼後情況會不會好一點。”</p>

韓岡點了點頭,他想要做的事,必然會在國中引發巨大的動蕩。眼下呂嘉問在京師中的搜捕,隻是為了削減一點會趁機興風作浪的人群當新體製確立的時候,舊有勢力的反撲無可避免。</p>

章惇之前打算引蛇出洞,韓岡會同意也是因為想要儘量降低這些反撲。但壓力始終在不斷增加,必須通過擴張來釋放壓力。</p>

小池塘中掀起三尺水波已是巨浪,放在大海之中,不過是稍有起伏。中國持續三千年的封建時代,每一次都是用戰亂削減大量人口來減輕人口壓力。</p>

隻要能夠保持擴張的速度不降低,國中的壓力就不會增加到要爆炸的地步。</p>

交州和南洋的種植園一日,雖然下南洋的漢人死亡率遠比國中要高,是不爭的事實,但下南洋的福建人卻依然絡繹不絕。比起山多田少的家鄉,南洋雖然瘴癘、疾病眾多,氣候也讓人難以適應,但廣闊的土地實在是充滿了誘惑力。</p>

南洋的糧食產量眼下看來過於龐大,但再過二十年,中國的人口至少要翻一番。</p>

為什麼以福建商會為核心的南洋殖民者能夠一直忍受國中低廉的糧價,並不隻是章惇的約束,他們對人口增長的趨勢也看得很清楚,不要二十年,隻要十年,甚至七八年,人口數量就又會有一個巨大的抬升。</p>

他們是有計劃在七八年間,利用手裡堪稱巨量的糧食,將整個中國的糧食市場徹底控製。與其說是遠見,還不如說是商人對巨額利潤天生的敏銳。</p>

在這方麵,以西北地域為核心的雍秦商會,主要在北方開拓棉田,在糧食生產上,就遠遠不如了。但雍秦商會有雍秦商會的優勢。</p>

選育良種,改進培養技術,推廣新式農具。雖然工業化的進度還沒到造出化肥農藥的地步,但是對有機肥料也就是糞尿進行再加工的技術,經過多年的研究實驗,總算是有了些突破。</p>

在後世隻能歸類為土化肥土農藥,現在對糧食的增產還是很明顯。</p>

還有大規模耕作的機械,不斷開發出來。幾家大型的實驗室在大部分人都還在是單打獨鬥的手,就在韓岡的指示下成立了,一開始當然並不成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卻綻放出讓人驚訝的光彩。</p>

自然學會的成員有很大一部分屬於地主和小地主階層,他們對糧食增產或經濟作物的興趣遠比,鐵路修造沒他們的份,他們也做不來,一般家中有個幾十上百畝地,縣城中有一兩個鋪麵。不過農業技術的開發和推動,卻是他們所關心和在意的。</p>

隻要有這些人在,韓岡的基本盤隻會越來越大,所謂的壓力,其實卻是在那些因循守舊的人身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