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 三(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804 字 7個月前

……向厭機衡之繁,出宣屏翰之寄</p>

,遽周歲曆,殊拂師瞻。……</p>

近曰朝局的嬗變,可以說給了趙頊一個教訓。異論相攪如果艸作不好,就是乾擾到朝政施行的黨爭。一邊倒不行,但兩邊勢均力敵,也同樣是個災難。</p>

對比起眼前的現實,趙頊還是懷念過去的歲,每每回想起王安石主持朝政的時候,雖然反對聲始終不絕於耳,但朝局總能穩定下來有著王安石做主心骨,任何的問題都能解決。而不是像現在,朝堂上一團亂,兩派互相攻擊,卻沒有一個能將對方壓製。——這其實也是人之常情,人總是習慣姓的美化過去,總會覺得過去比較好。</p>

抬手摸了一下嘴角的燎泡,趙頊忽然發現,在決定了將王安石重新請回朝堂之後,突然間就感覺不到疼痛了。</p>

‘果然還是將王安石調回來省心。’</p>

……宜還冠於宰司,以大厘於邦采,兼華上館,衍食本封。載更功號之隆,用侈台符之峻。……</p>

章惇慶幸自己站對了位置,要不然等王安石回來後,他肯定是要靠邊站了。</p>

隻是他到現在還不清楚,韓絳和韓岡事先有沒有串通過,要不然為什麼這麼重大的決定,韓絳竟然隻在殿上就做了出來,而且還選擇了惹人議論的自請留對。</p>

回去後要問一問韓玉昆,就不知道他會不會說實話。</p>

幾句話就讓天子動心,再有了當朝宰輔的支持,輕而易舉的就改變了眼前的僵局。章惇不覺得韓岡在這方麵的才智超過自己多少,卻很佩服他的決斷,毫無顧忌的抬了那尊大佛出來,一下就鎮壓住了朝堂。</p>

風向要變了。</p>

……於戲!製天下之動,爾惟樞柅;通天下之誌,爾惟蓍龜。係國重輕於乃身,驅民仁壽於當代。往服朕命,圖成厥終。……</p>

韓絳今天是破釜成舟,既然馮京、呂惠卿讓自己在政事堂中隻能做個押班、蓋印的閒差,還不如乾脆讓王安石回來。一拍兩散,大家都彆玩。</p>

不論最後能不能,王安石都要領自己的人情。而前麵他舉薦自己兩次為相的人情,也算是還了大半。</p>

韓絳冷笑,將銀質的酒杯捏得格格作響,半年多來積攢的怨氣絕對不淺。原本他是躊躇滿誌,想有一番作為,卻沒想到就這麼一事無成的度過去了。</p>

沒說的,韓絳從來都不是好脾姓的人,這份怨恨,他會十倍還之。</p>

……可特授依前行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兼譯經潤文使……</p>

宰相兼任譯經潤文使是唐時傳下來的規矩,如今的首相——昭文相——都會兼任此職。</p>

章惇是第一次為天子撰寫拜相大詔,但他作為翰林學士,該知道的規矩也都加以了解過了。過去的詔令都是要編纂成冊,章惇在擔任知製誥之後,不知翻閱了多少遍。不但可以熟悉朝廷故事,在撰寫詔令的時候也不會有所錯漏——免得貽人笑柄,甚至因此而被降罪。</p>

“等等。”趙頊打斷章惇的誦讀,“彆忘了,要加食邑一千戶。”</p>

“臣已遵諭旨,加食邑一千戶,食實封四百戶。”</p>

宰臣、親王、樞密使每次加食邑,都是一千戶,而實封則率為四百戶。</p>

“嗯。”趙頊點了點頭,章惇這位新科翰林對朝廷故事的熟悉,讓他很是滿意,“另外再改賜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功臣。”</p>

“惟命。”</p>

宰相的功臣封號基本上都少不了推忠、協謀、同德、佐理八個字,韓絳、馮京身上都有,章惇其實也已經寫上去了。而加食邑、加實封的事,一開始趙頊也吩咐過了。要不然章惇前麵也不會寫上‘衍食本封’‘更功號之隆’幾個字。</p>

將草稿誦讀了一遍,又交給李舜舉呈於禦覽。待天子點頭認可,章惇便展開白麻紙,端端正正的謄寫起來,旁邊的小黃門專心致誌的幫著磨墨。</p>

一筆一畫,召喚王安石入京為相的詔書,一行行的在紙麵上顯現出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