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閒來居鄉裡 八(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15 字 7個月前

將汪輔之的奏章放下來,趙頊問著呂惠卿:“呂卿,祈雨之事可定下了?”</p>

趙頊所問,正是呂惠卿近曰來此的目的:“前曰輔臣祈雨,至今雨水未至。以故製,當遣輔臣於東郊築壇,再行祈雨。”</p>

“不須朕親自來?”</p>

今年春時,雨水不定,田間小麥急需灌溉。所以在三月三,趙頊親自至後苑華景</p>

亭粉壇祈雨。而從第二天的三月初四傍晚開始,便連著兩天下了一場透雨。趙頊有了此番成功,也對自己信心大增,今次也想大展一番身手。</p>

可呂惠卿從來不信天人感應一說,不過是董仲舒弄出來騙皇帝的招數。雖然在《尚書》和《春秋》中,也有提及,但正經儒門中人都知道,這不過是一件用來震懾天子不可胡作非為的工具而已。當然,有需要時,也是用來攻擊占據高位的政敵的好武器。可有幾個會當真相信的?</p>

天子如今要親自祈雨,一次撞上大運,不代表兩次三次還能撞上,還是悠著一點為好:“伏旱雖重,幸而不在農時。若是秋來待耕時節還未有雨,那時陛下再禱於上天不遲。”</p>

呂惠卿如此回覆,趙頊想了想也便做罷。夏天的田裡雖然還有些作物,但畢竟不如作為主糧的小麥那般重要。現在去祈雨的確有些不合適,如果到了入秋後還是沒有雨,再去不遲。</p>

此事放到一邊,先等著下麵宰輔們求雨的結果,趙頊順道問起另一樁事:“經義局的情況如何?”</p>

“已經漸有所成,十月之前,當有回報。”呂惠卿胸有成竹的回道,《詩》《書》《禮》三經新義,其實早在經義局成立前就已經編寫了大半,現在隻是在修改而已,但話不能照實回覆,“這也是陛下重視此事的結果。如餘中等新科及第的進士,被陛下置入經義局後,都不敢怠慢,為此而竭心儘力。”</p>

今科進士中以狀元餘中為首的前六名,都給趙頊調進了經義局中,想要借用他們的文才,同時也是有著讓其學習的用意在。</p>

“他們都已經從鄉中回來了?”趙頊驚訝的問著。進士參加過瓊林苑之後,基本上都要衣錦還鄉。家鄉離得越遠,回京越遲。而據趙頊所知,餘中等六人中,可是有福建人在內。</p>

“餘中、邵剛、練亨甫都已經到了。”</p>

“他們倒是勤勉。”趙頊點頭讚了兩句,任憑哪位天子,都會喜歡看到用心於國事的臣僚。“……那韓岡可曾有消息?”</p>

呂惠卿搖了搖頭,“尚無。”</p>

趙頊微感失望,但又問道:“韓岡的差遣,不知中書可有什麼想法?”</p>

韓岡的本官品級跟章惇同列,隻比自己稍低,這樣怎麼安排。呂惠卿不想為此頭疼,推說道:“韓岡品階太高,而資望不足,實在難以決定,還是等其入朝後再議不遲。”</p>

………………</p>

韓岡對自己的差事並不關心,也沒有趕著回朝的想法。每天還是讀書習字為主,有時還學著寫些詩詞,不過遠遠比不上家學淵源的王旖,而閒時還帶著父母妻兒,到了城外的莊上修養了半個月。比起隴西城中的賓客盈門,還是在自家的莊子上,過得輕鬆自在。</p>

這一休息,就一直到了八月初。算起來在家中已經差不多待了有三個月。外麵的暑熱漸漸的消散,陽光也不再如之前的兩個月那般熾烈。</p>

馮從義那邊有了好消息,經過一番友好而坦誠的交流,蕃物行會終於在七月底成立。行首總共有六家,韓、王、高三家的代言人,占了其中的半壁江山。有了行會,團結起來的力量也便容易在京城打開局麵,等八月中下旬棉花開始收獲,整個行會都會繞著此事而開始運作。</p>

終於到了離鄉的時候,韓岡帶著四名伴當先行返京,等到任職的地方定下來,再將王旖她們接過去不遲。</p>

辭彆了父母,辭彆了雙目含淚的妻妾,彆過酣睡中的兒女,韓岡翻身上馬,一行五人,離開了隴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