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儒統淵源遠 下(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812 字 7個月前

“應為生民立命【注1】!”</p>

蘇昞\站了起來,他是邠州武功人。他在張載門下傳習曰久,自然也能輕易的總結出這一句,“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為儒者,奉天子而理天下,應為生民立命。”</p>

“此一也。”張載點了點頭。</p>

呂大鈞和蘇昞\說得很完美,將張載的天人合道之說已經歸納得大半,西銘一篇,根基就在這兩句上。但眾弟子見張載的態度,明白這個問題並沒有結束。</p>

“須為往聖繼絕學!”</p>

前麵的呂大鈞和蘇昞\為張載的眾弟子歸納出了關學大綱的前兩句,半刻的靜默之後,在廳堂一角,又有人續上一句。</p>

眾人看過去,卻是範育。</p>

“漢儒崇章句,唐儒耽佛老。不知天地之大,孜孜於章句之間,惑溺於外道之中,而孔孟之道不之傳也。須為往聖繼絕學。傳習聖人之學,承襲儒門道統!”</p>

範育朗聲說著,旁邊的李複崇拜的抬頭望著他。</p>

張載帶出了一點笑意,鼓勵的也對範育點了點頭,“此亦一也。”</p>

近百弟子與李複一樣,崇慕的看著呂、蘇、範三人。能在這個場合讓張載滿意,說明他們已經可以繼承關學的衣缽。禪宗六祖慧能,一個掃地僧,可不就是靠著一句‘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壓倒了禪門大弟子神秀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從而在五祖弘忍手中得了禪宗的道統?</p>

闡明大道,數句足矣。</p>

但張載還是有些不滿意。他看看在座的一眾弟子,心中暗歎,思孟源流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還沒有在前麵的三句中總結出來。他少年習弓馬,讀兵書,其門下亦多有素習兵事者。儒門六藝,禦射二術側身其中,試問儒者如何不談兵?為生民立命也不是靠著‘民胞物與’四個字就夠的。</p>

“猶未足也……”張載慢慢搖頭。</p>

堂中一片安靜。</p>

接受過張載教誨的弟子們,其實都隱隱知道張載的心意。但他們卻無法組織出一句,能與前三句相抗衡的心得出來。</p>

為天地立心。</p>

為生民立命。</p>

為往聖繼絕學。</p>

張載鼓勵弟子要‘大其心’,不是自謂高過一切的狂妄,而是以己心合天地之道,所謂‘義命合一存乎理,仁智合一存乎聖,動靜合一存乎神,陰陽合一存乎道,姓與天道合一存乎誠’。現在出來的這三句,已經說透了儒者當如何立於天地之間,如何對待生民,如何傳承道統。</p>

隻是,現在所剩下的最後提綱挈領的一句,又該是什麼?</p>

眾人苦思冥想,觀其神色間,或有所得,但卻沒有一個能成句的。</p>

今曰先生諄諄教誨,誘導眾學生將他所傳授的道理總結歸納,關學的綱領就在四句當中。前麵已得三句,呂大臨認為總結全篇的最後一句,就當留於自己。而他也覺得這一句已經呼之欲出,隻是卻在嘴邊頓住。呼吸都有些艱難起來,仿佛被蒙在布袋中一般憋悶。他咯咯的咬著牙,就是憋不出一個字來。</p>

“當為萬世開太平!”</p>

不知從何處傳來的聲音,如同清風吹散了呂大臨心頭的憋悶,晨鐘暮鼓一般讓他恍然過來。</p>

“對!就是這個!”</p>

聲音一出口,呂大臨便一下驚覺,‘最後一句是誰說的!?’</p>

疑惑尚在頭腦中轉著,就在堂內聚集的眾弟子身後,也即是大門之外,依然是方才的那個清朗而沉穩的聲音:</p>

“為儒者,當為萬世開太平!”</p>

注1:世傳的橫渠四句有兩個版本。‘為生民立命’這一句,另作‘為生民立道’。本文取前者,流傳較廣,同時押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