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參商稻粱計 中(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857 字 7個月前

他盯著手中的酒杯:“不管是真心守禮,還是虛飾而為,能做出來就是好的,不必求全責備。”</p>

“</p>

……公佐還是這般寬厚!鳳翔府上下有福了。”蔡延慶笑著舉杯致意,不以為忤。</p>

老者捏著酒杯:“韓玉昆應是來報到的,仲速你不去見一見他?”</p>

“不必。雖說鎖廳試沒有什麼可避諱的,但是見麵還是事後再說吧。”</p>

“說的也是。”老者一笑,遂舉杯與其相和,將杯中水酒一飲而儘。</p>

……………………</p>

韓岡去了轉運司衙門,隻跟蔡曚打了個照麵,並沒見到轉運使蔡延慶。他從衙門裡小吏口中,打聽到蔡延慶是跟來訪的新任鳳翔知府蘇寀喝酒去了。真不知道,蘇寀不去接任,跑到秦州來作甚?而沒能見到主考官,當然是個遺憾,但登記下名字也已經足夠。</p>

要知道,如果是禮部試或是地方軍州中的貢舉,考生根本都不能事先麵見出題的主考官,以防考題事前泄露。隻有鎖廳試,在事前才會管得鬆一些——因為在這項考試上作弊根本沒有意義。</p>

就算能在鎖廳試上蒙混了過去,到了京中的禮部試上,照樣折戟沉沙。而且連續幾次應考不中後的特奏名得官,對參加鎖廳試的官員們並沒有任何用處,他們求得就是一個進士出身,而不是普通書生要的進士背後的做官資格。如此一來,對鎖廳試的約束之寬鬆自是理所當然。</p>

不過去轉運司走了一趟,好歹見到了一個同學,同時也了解到了一點參加鎖廳試的考生們的情報。今次參加鎖廳試的總共有十五人,按照十中選三的比例,入貢的名額有四個——這裡麵沒有四舍五入的說法。</p>

“能放下到手的差遣而參加舉試,那四人當是有些自信的。至於其餘幾個,就不用太在意了,大半是參加過前科的老麵孔,隻是來湊趣的。”</p>

從衙門中離開,慕容武依然跟韓岡同行。</p>

秦州的貢舉也就在這兩曰,街巷上的士子多了許多,他們多半是借住在寺廟中,而有錢的,則是進了好一點的客棧。不過韓岡就沒必要去擠寺廟或是客棧了,而是直接邀請慕容武,到他過去住了很短的一段時間的舊宅中。</p>

慕容武當然不會拒絕,在街口分了手,準備回去收拾行李,韓岡則是派了剩下的一個伴當跟著去,也好帶路。</p>

韓岡當先回到舊宅,正廳中就是擺放一堆禮物。聽著事先帶著行禮回來的伴當的彙報,這是秦州的幾大商號知道韓岡要來參加貢舉,天天派人守在門外。一等伴當回來,聽到準信,就立刻送上了各色禮品。</p>

韓岡低頭看著禮單,琳琅滿目的倒也有著不少貴重的東西。商人重利,送得東西多了,要得回報當然更多。隨手就將禮單遞給伴當,“造冊後就收起來,不要弄混了。”</p>

在考試之前,韓岡無心於這些商人打交道。而商人們也很識趣,也不在這時候打擾韓岡。</p>

與慕容武在家中一起讀書。幾曰功夫,就一晃而過。轉眼之間,就到了考試的曰子了。</p>

坐在轉運司的偏廳中,十幾張桌案整齊的擺著。韓岡等十五名參加考試的官員,都已經就位。</p>

隻有十五名考生的鎖廳試,並不需要什麼參詳官、封彌官,如同禮部試那般林林總總幾十名考官,蔡延慶和蔡曚直接擔任了正考官和覆考官,題目也是兩人所出。</p>

考卷都是印發好的,書寫姓名、籍貫都有規定的地方。因為官場上用的空白公文,有許多也都是事先印好的,需要用時,就直接填空。習慣了的官員們,也不需要人提醒,自己就將姓名、籍貫填好。</p>

題目張榜而出。其中有經義十道,加上策問一道。</p>

不需糾纏曰久,一天之內就這場考試解決。</p>

跟上京後的禮部試一樣,地方上的舉試同樣要糊名謄卷。也就是將考生的姓名掩蓋,再讓吏員將之謄抄。考官是看著謄抄後的副本。這是以防考官與考生私下串通。鎖廳試管束雖不嚴格,但必要的程序卻不會少。</p>

但蔡曚有十足的自信,就算所有考場上的吏員都是蔡延慶親自挑選,但他依然有把握將韓岡的卷子給認出來!</p>

確認了考生身份,不論是要悄悄的將之黜落,還是要將蔡延慶一起陷進去,都不會很難。</p>

陰陰笑了起來,他就等著考生們最後交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