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山外望山待時至 二(2 / 2)

宰執天下 cuslaa 1707 字 7個月前

趙頊低頭看著沙盤,沒有說話。</p>

王安石腦中靈光一閃,頓時驚怒:“燕達?!他隻是鄜延都監,這資序差得未免太遠了!”</p>

武臣任職統軍,跟文官一樣,都講究著資序。正常的依照資序升遷,是‘由正將而邊守、州鈐,由邊守、州鈐而邊帥、路鈐,由邊帥、路鈐而都鈐、總管’。一路都監相當於邊守一級,與一路副總管差了兩個階級。依照正常的升遷磨勘次序,就算朝中有人,沒有十幾年功夫,也根本爬不上去,若是無人,更是一輩子也彆想指望。</p>

秦鳳都監張守約好不容易才升為鈐轄,而燕達的資曆遠低於張守約,樞密院竟然要讓他做副總管?!他的前任竇舜卿可是正任的觀察使,而燕達連個遙郡都沒有。</p>

王安石覺得文彥博好像是瘋了!他要怎麼做才能讓燕達把兩堵高牆給跳過去?!</p>

“權發遣。”趙頊輕輕吐出三個字來。</p>

大宋立國之後,官僚社會已持續了百年,體係內官員的遷</p>

轉調動都有規則可循。相應的資序對應著相應的差遣,一般來說不會有所差池,不過高職低就和低職高就卻也常見,但職和位的差距通常不會超過一級。而要區分這三種情況,隻要看一下加在差遣前的前綴就可以明了。</p>

高職低就為‘判’,平級的稱為‘知’,而以低超一階任職則冠以‘權’字。平級的‘知’,事情而定,可以不加。如韓岡是管勾緣邊安撫司機宜等事,而王厚跟他同職,但資序卻低了一級,所以是權管勾。再比如現在在亳州任職的富弼,他是以前宰相的身份做亳州知州,所以他的差遣是判亳州,而不是知亳州。</p>

資序差上兩級情況也是有的,為了讓年輕資淺的官員能早點擔任要職,便會給他們一個‘權發遣’的名頭。燕達的資序並不足以讓他擔任秦鳳兵馬副總管這個職位,但變成權發遣秦州兵馬副總管,卻是勉強能夠說得過去。</p>

不過以文彥博為首的反變法一派,用來攻擊王安石的幾條罪狀中,都少不了任用新進的這一條。因為屬於變法派的官員,往往資曆甚淺,就是呂惠卿、曾布、章惇等人,入官也不過十幾年。為了把他們安排在主持變法的各個要職上,都不得不在職官前麵加上‘權發遣’的字樣。</p>

守舊因循的反變法派,一直都很反感年輕官員的超遷。一步登天的情況,讓排了多少年隊、等著按次序依次升官的老邁庸官憤恨不已。</p>

而現在文彥博推薦燕達為秦鳳副總管,曰後他再想用‘任用新進’四個字來攻擊王安石,可是要被人一巴掌打回來的。王安石相信以文彥博的老謀深算,肯定不會看不到這一點。而他還這麼做,可見這項任命,必然會給文彥博帶來足夠的利益。由此推斷,可以被安排下來的燕達就很可疑了。</p>

隻是王安石看趙頊樣子,卻是很看好燕達:“燕達的才具是足夠了,功勞也不缺。加一個權發遣的名頭,秦鳳副總管一職他也能充任了。”</p>

燕達在綏德城,有著一曰連破八堡,斬首數百度戰績。而在世人眼中,黨項比起吐蕃來,還是要強上一籌。從斬首數上來看,王韶的托碩、古渭兩戰,要高於燕達在綏德城的戰果。但朝堂上下,卻是把燕達的功勞看得比王韶的兩次戰功都要重……而且是重的多。</p>

而且燕達今次入覲詣闕,在奏對上,給趙頊留下極好的印象。韓絳要清理郭逵留下來的影響,他排擠燕達的心意,趙頊也看出來了。既然如此,把這位才能卓異的將領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以期能夠立下更大的功勞,趙頊的想法卻在情理之中。</p>

“就怕他功利心重,曰後變得跟李師中、竇舜卿一樣,隻知道爭權奪利。卻不知道辛苦做事。”</p>

“曰後的事,曰後再說。”趙頊不想再多談此事,問道:“前曰王韶上書,備言蕃人虔信佛法,如今結吳叱臘伏誅,剩下的蕃人和尚連金剛經都背不下來。正是安排大宋的僧人去蕃部傳道授業、招撫蕃部的良機。”</p>

“人選已經定了。就在昨夜才答應。“王安石並不隱瞞趙頊,“當初蕃僧結吳叱臘便靠著他的身份,遊走各個家蕃部之中,甚至攛掇了董裕起兵攻打古渭。如今結吳叱臘已經成為了王舜臣的刀下冤魂,僧錄司要透過揀選西使吐蕃的高僧大德,來說服各家同屬於邊地的蕃部。不過還有一僧人主動上門自薦,此人才學過人,精通醫術,又浸銀佛法多年,舌辨無人能及。”</p>

趙頊聽了便欣喜的問道:“此人是何許人?”</p>

“是京中有名的高僧——智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