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馬市設想(1 / 2)

涼州辭 子夜鎮魂曲 1504 字 2011-03-12

<b></b></div> 其實縱觀厚厚一部二十五史,自古以來百姓的忍耐力和韌性,可以說是非常高的。古諺有雲: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在這部厚厚的曆史之中,承平年代的老百姓們,但凡有口飯吃,都是求一個苟且偷安。因此隻要官府不折騰,把土地拿給百姓耕種,他們是懂得應該如何去為自己及一家人掙得果腹的食糧。

李延炤之前反複去鄉裡坊間調研查訪,發現的事實也不知該讓他感到高興還是悲哀。令居縣當下的耕地麵積不足,隨著大量的流民湧入其間,勞動力卻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過剩。本來李延炤想通過以工代賑的方法,讓這些流民百姓中的青壯去修築通往郡府的馳道,然而念及修路耗費工時物力都是巨大,而且來年這些沒有耕種的流民依然麵臨著無食糧果腹的窘境。兩相權衡之下,李延炤還是放棄了自己不切實際的設想。

耕地少,勞動力多。既是這樣,不如墾荒。民以食為天,不管要做任何事情,糧食都是最基本的保證。而要想擁有一支強兵,擴大耕地麵積,積存更多的糧食,也是一切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進行接下去的事情。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何況練就一支戰力強悍的縣兵,不單單是依靠教育官兵守土禦敵,保衛家園的認同感以及刻苦訓練,練就強悍的戰鬥技能。一支強兵,也必須有很強大的物力支持。戰場之上所用的刀槍劍戟,弓弩箭矢,一件件都是錢!

禿發部的頭人在與李延炤告彆的時候,也送上了一份禿發部的誠意:他們選出了五頭壯牛和五匹良馬,當作第一批交易的牲畜讓李延炤帶回縣中。雖然那老者並未要求李延炤立即用財貨或是糧食交換這五牛五馬。然而李延炤依然還是堅持按市價支付了這五牛五馬對等的銅錢。並明言之後他會儘快派人前來接洽,並支付那頭人所要求的糧食,來交換剩下的壯牛馬匹。

一俟回到縣府之中,李延炤便立即點名從營中召來魏旭。並要求他帶上部屬,前去樊記糧鋪的糧倉之中點兩千石糧食,而後裝車,準備運送。魏旭毫不含糊,立即點齊人馬,前去糧倉之中驗糧。如今這座糧倉也早已被郡府接管,先前褚縣尉已經帶著縣中的幾名書吏,對糧倉之中的存糧進行了清點,並記錄了新的賬冊。如今糧倉之中,也是幾位縣府的差役在看守。

唯一令李延炤苦惱的是,自己現今部下這些粗漢也都是目不識丁之輩。因此每次出庫入庫等手續,都須抽調縣府中書吏前往協助。如今新縣令上任,各項事務正是繁雜,哪能時時刻刻都抽出人手來協助這些簡單的工作?即使李延炤帶過來的那原本幾名手下,如今也都是各有其任在身。辛彥之前毫無為政經驗,如今初次治理一縣,也是頗多事務,忙得焦頭爛額。在李延炤的默許之下,即使那些粗通文墨的軍中漢子,也被辛彥當作寶貝一樣供起來,各自處理著文吏的諸多工作。

於是這種情況之下,便隻有李延炤親自協助如今這糧倉的出入庫工作了。命魏旭帶人前來點驗糧食的時候,他也是隨行同來。並親自稱量記錄了糧食的出庫情況。調集了縣府幾乎能夠調集到的所有板車等簡陋車輛,匆匆讓工坊中的工匠們加工了一番,給車子四麵都釘上隔板,然後加上籠套等,便直接拴在馬上,充作運糧的車輛。兩千石糧食,算下來也有後世的五十多噸重。儘量均衡了一番,使每輛車中搭載的糧食既不是摞得很高,又讓這些有限的車輛能夠裝下數量如此龐大的糧食,也著實費了李延炤一番心思。

最終,滿載著兩千餘石糧食的一百三十餘輛糧車,便在兩個百人隊的護送之下,出了縣城,在李延炤的指揮下,向著西平郡地界出發而去。

滿載糧食的簡陋糧車,被騾馬拉著,行走自然是不快。李延炤在這尤為顯得漫長的路途中,便一直在思考著實現某些事情的可行性。比如當下這種,以糧與周境內的鮮卑、氐、羌等少數民族易物,反正如今涼州郡縣兵,尤以湟水流域的西平、晉興二郡為最。那些少數民族也是一盤散沙,周邊環境安定,暫時也無生存之虞,又有強大軍力在旁虎踞,形勢上也令他們生不出什麼作亂的心思和想法。而且西平的強大郡兵,也可以為馬市的公平提供一個有力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