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兄妹淚彆(1 / 2)

涼州辭 子夜鎮魂曲 2028 字 2011-03-12

<b></b></div> 李延昭聽完了辛太守的判決,心中卻是明了,這幾個人已經差不多完了。

即使他們挨過了那幾十杖,今後也隻能去令居縣城裡扛長矛了。在廣武郡城裡飛揚跋扈,欺淩弱小,為所欲為的惡霸生涯已經離他們遠去。心下不由得一陣輕鬆。自己之前雖然丟了軍馬,然而如今非但找回丟失的軍馬,還順帶著整掉了一個郡城之中的惡霸頭頭,想來卻也絕不是壞事。

判決完畢,辛太守便離開正堂,轉向後堂去了。李延昭見官差們將一乾人犯押下去,亦是興味索然地與葉超離開正堂。然而正待出門之時,卻來了一名官差將他攔下,直道府君有請。葉超見狀,便與李延昭作彆,自向郡府門外走去。

官差將李延昭又帶到了辛太守常常批閱公文的那間內堂前。李延昭向內望去,卻見太守並沒有如同往日一般坐在首案前批閱公文,而是在內堂之中反複踱著步,手中還拿著一具精巧的鞍具反複觀摩,讚歎不已。

辛太守見官差已是將李延昭帶到堂外,便連連對李延昭招手喚其進來。李延昭大步走進堂中,卻是依然態度恭敬地對太守抱拳下拜:“下屬廣武軍騎卒百人長李延昭,見過府君。”

李延昭如今並沒有隨著身份的改變而增長哪怕一絲一毫的傲氣,反而在禮節等方麵愈發做得一絲不苟。因為他心裡明白,若是沒有眼前這位辛太守,便沒有他李延昭的今日。太守見之也是拿著鞍具喜不自勝,連忙上前虛扶一記,說道君不必多禮,速速請起的話。

李延昭依言站起,卻是無比恭謹地垂首立在太守麵前。太守一手拿著那副鞍具,遞給李延昭道:“君且看看,這副鞍具製作如何?可還符合君設想的模樣?”

李延昭接過鞍具,細細端詳了一番。那鞍具便是一副精巧的皮製鞍具,兩側墜著兩隻馬鐙。那馬鐙打造得也十分精巧,與自己在圖紙上所畫的一般無二。李延昭將鞍具翻來覆去地反複觀察了許久,的確很符合自己的設想,不論是馬鐙的樣式,還是放置在鞍具上的位置,以及鞍具本身的精巧程度,都完全與自己所想的幾乎一模一樣。他端詳了一番,才將鞍具遞還給辛太守,連連誇讚郡城之中工匠的手藝精湛,甚是佩服。

太守聞言也很高興。想了想什麼,又道:“打製出馬鐙的工匠,我已命人給予賞賜,相信不用多久,君所設計的鉛筆,也能製造出來。”

李延昭聽聞,甚是振奮,對郡城工匠們讚不絕口。太守亦是非常高興。隨後,李延昭建議辛太守應當從速集合工匠,大量製造一批帶馬鐙的鞍具。辛太守聞言連連點頭,深以為然。

拜彆了太守,李延昭牽著兩匹失而複得的軍馬出了郡府,然後直奔城北竇通家而去。如今,他最為擔心,也最為牽掛的,莫過於便是竇母的病情。聽得竇通的敘述,包括竇母所表現出來的症狀,李延昭覺得竇母的病,甚至可能已經發展成了肺炎。

在這個時代患上肺炎意味著什麼,李延昭自己心中可是一清二楚。之前找馬、抓人、押送、聽審折騰了近兩個時辰。眼看現在已近下午時分了。李延昭也顧不得自己從早起便粒米未進,此時已感饑腸轆轆。一手抓著自己的馬韁,另一隻手牽著竇通的那匹馬,向城北的軍戶巷馭馬行去。

到得竇家門口,李延昭下了馬便依樣將兩匹馬在門口的木梁上拴好,而後叩了叩門,竇漪開門見是李延昭,便請他進了屋子。李延昭見屋內那王郎中卻是還在。而竇通亦是從屋後的那口大水缸中不時打出一盆水,而後用力搓洗著手中的手帕。

水缸中是冰涼的井水,直將竇通的雙手凍得通紅。然而竇通卻是毫無怨言,依然仔仔細細地搓著手中的手帕。

竇通搓洗一番,便依王郎中所言,將這浸透冰涼井水的手帕蓋在母親額頭上。而後又取下額頭上先前蓋的另一隻手帕,又在盆裡用力搓洗一番。反複做著這些事情的竇通,卻是全無怨言。

王郎中又是俯身摸了摸竇母的臉頰。緊皺的眉頭隨即寬慰了些許。而後向竇通要紙筆。竇通卻是一臉苦相。自己平常人家,鬥大的字都識不得幾個,哪裡會有紙筆這等東西?正欲外出去借,李延昭卻已是連道不用。而後從懷中掏了掏,便取出那個包著泥團的布,和幾張揉的略有些皺的紙張。心道隨身帶著紙筆,果然是好習慣。

王郎中瞧著李延昭將布包打開,而後取出一團乾裂的黑泥,眉頭不由得又是皺了起來。李延昭見狀,連連對王郎中道:“郎中不必憂心,你來開方子,我照著寫便是。”聞言,王郎中的眉頭才稍稍舒緩了些許。

“麻黃半兩五銖,甘草半兩五銖,杏仁半兩五銖,荊芥穗半兩五銖,桂枝一兩二銖,細辛一兩二銖,金簪草一兩二銖,知母一兩二銖,生石膏三兩八銖,加水煎服,一日三劑,七日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