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赴任(2 / 2)

從米脂縣出發之後,吳帆徽才感覺到陳怡彤的活潑。

陳怡彤在路上就是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在馬車上麵看書,第二件事情,就是跟隨在吳帆徽的身邊,陳怡彤本就會騎馬,在米脂縣的幾個月時間裡麵,她也時常到馬鞍山村,而且到了村裡之後,就要騎馬,李勇等人煞費苦心的在近七百匹戰馬之中,挑選了最為溫順的戰馬,他們可不敢讓陳怡彤摔著了,那樣的責任他們承擔不起。

陳怡彤對一切都很是好奇,對沿途看見的流民,也很是可憐,時常施舍流民一些吃的東西,吳帆徽雖然對陳怡彤這些做法不以為意,僅僅憑著這樣的施舍,是不能夠解決流民問題的,不過他也為陳怡彤心地善良高興。

沿路行進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每天都在百裡地以上,馬繼剛負責跟隨大隊人馬,孫凱林則是帶著幾名護院在前麵偵查,保證大隊人馬的安全。

經過潼關、進入河南的時候,吳帆徽一路仔細觀察了這座馳名中外的關隘。

河南境內的情況一樣不是很好,隻是比陝西稍微強一些,但進入到南直隸之後,感覺就有些不一樣了,不僅僅是氣候方麵的變化,南方的氣候比北方明顯要濕潤一些,沒有那麼乾燥,且沿途也能夠見到不少的水田,更大的不同是尋常百姓的生活,比北方的確好一些,從官道兩邊村鎮的比較,就能夠看出來這一切。

南方耕地糧食的產量,大約是北方的一倍左右,儘管說這裡的百姓,遭遇的壓榨剝削也是很厲害的,但是南方的確很少有老百姓造反,百姓都勉強能夠活下去,這一點與北方的情況是不一樣的,加之造反的流寇,絕大部分都是在中原以及湖廣和四川一帶活動,很少有進入南直隸的,後金韃子更是不會染指南方,所以說北方那種蕭瑟的局麵,在南直隸幾乎是看不到的。

不過吳帆徽卻沒有那麼樂觀,進入南直隸之後,他的觀察更加的仔細。

老百姓的確還能夠勉強活下去,但是隻要仔細看,就可以發現老百姓的臉上不存在笑容,幾乎都是麻木的,這明顯是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跡象,官道兩邊不少的村鎮,莊戶人家的房屋,絕大部分覆蓋的都是茅草,青磚紅瓦的房屋也能夠看見,碩大的院落同樣能夠見到,但不用猜測,那些房屋肯定是屬於士紳富戶的。

南直隸的士大夫家族比比皆是,畢竟這裡的讀書人多,吳帆徽記得穿越之前曾經看過資料,表明大明科舉考試做官的讀書人,有一半是來自於南直隸,這也導致南直隸士大夫家族數量眾多,不少的村鎮裡麵,都有士大夫家族。

這也是北方無法比擬的。

南直隸是大明王朝最為富庶的地方,表麵看的確是如此,但隻要深入其中,就能夠發現這裡的老百姓,同樣是很辛苦的。

這不禁讓吳帆徽想到了一件事情,興盛於南直隸的東林黨和複社等等,最為明確的政治主張就是藏富於民,朝廷不能夠增加百姓的負擔,他們堅決反對征收商貿賦稅,認為朝廷不能夠舍本逐末,但他們讚成增加農民的賦稅,熟悉曆史的人都知道,東林黨人主要就是由士大夫與商賈集團所組成的,正是因為他們不遺餘力的維護自身階層的利益,導致了大明王朝無法收取商貿賦稅,應對賦稅危機的時候,隻能夠增加百姓的負擔。

這恐怕是大明王朝敗亡的根源之一。

可以說一直到封建王朝的徹底覆滅,都沒有能夠很好的解決商貿賦稅的事宜,而之後的大清帝國,更是最大限度的阻止商貿經濟的發展,活生生的讓屹立在世界巔峰的中華帝國,逐漸的墮落,淪落到積貧積弱的地步。

穿越的吳帆徽,明白這裡麵的道理,不過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他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還有太多的危險需要闖過,在這個過程之中,稍有不慎,就很有可能粉身碎骨。

既然穿越了,就需要改變曆史,就要努力避免幾百年之後那種情況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