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波動(1 / 2)

<b></b></div> 二月十五日的賽文會,還是在照明坊狀元樓客棧進行,不過這次的賽文會,陝西鄉試的解元和亞元都沒有接受到邀請,也就是說他們不會參加賽文會。

自從劉金惟前來拜訪吳帆徽之後,其餘陝西鄉試的亞元,大部分都來拜訪吳帆徽了,或許是吳帆徽在賽詩會上的發言,也或許是對陝西實際情況的清楚,這些陝西的舉人,自覺不自覺的開始圍繞在吳帆徽的身邊了,畢竟當下出現的一些傳聞,對所有陝西去年鄉試高中的舉人都是不利的,眾人在一起抱團取暖,以鄉試解元為中心,也能夠獲取一些安慰和力量。

當然這裡麵也有一些對東林書院和複社懷有狂熱追求之心的陝西舉人,沒有來拜訪吳帆徽,甚至他們還附和一些傳聞,認為吳帆徽就是品行不端,這些舉人怕是做夢都想著能夠進入到複社,與複社在言行上保持一致就是必須的。

這裡麵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朝中曾經出現過所謂的秦黨,就是以陝西籍的官員抱團組成的群體,而當時的秦黨與東林黨的政見是相吻合的,相互之間也是扶持的,故而陝西一地,對東林黨的印象很好,追隨者也有一些。儘管後來秦黨土崩瓦解,不複存在,但是陝西的部分士大夫,對東林黨還是很推崇的,這就必然影響到陝西的讀書人。

吳帆徽知道這一切,要知道黨爭是明末被譽為癌症的病魔,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所謂的品行不端的傳聞,也許這些傳聞會對他形成一定的消極影響,不過這些影響最終都會隨著會試和殿試的展開,逐漸的淡化,再說強行的去辟謠,可能適得其反,將事情鬨得更大。

吳帆徽在乎的是他有了第一個真正有實力的對手,那就是複社。

明末的複社,影響是巨大的,甚至內閣大臣都不敢小覷,看過不少有關複社資料的吳帆徽,現在才真正的明白了,為什麼幾百年之後,不少研究曆史的人,都會憤怒聲討寫史的東林黨人,因為這些東林黨人用自己的筆篡改了部分的曆史,他們無限度的美化了東林黨和複社,變本加厲的醜化了與之對抗的其他力量。

要命的是,幾百年某些正牌的曆史書籍,也完全采納了東林黨人寫下的史料。

實際情況絕不是曆史描寫的那樣,而幾百年之後逐漸引發注意的某些史料,可能才真正反應出來東林黨人做事情的本質。

從自己所遭遇的事情來看,吳帆徽領教了複社的厲害,要說複社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其成員絕非大部分都是南方的舉人和生員,暫時還沒有什麼兩榜進士,朝中官員更是寥寥無幾,也就是說複社還沒有真正的掌握什麼權力。

可惜從現實情況看,複社也完全違背了當年成立時候的宗旨,其根本不算是什麼學術團體,而成為了有著明確綱領的政黨集團了。

唯有黨爭,才會毫不留情的打壓異己,徹底消滅那些可能對自身的發展壯大有害的力量,而且所采取的手段是嚴酷的、無所不用其極。

複社還沒有到那一步,或許是因為其領袖張溥和張采等人,年紀還不是很大,也沒有經曆過多少官場的風波,或許是他們自詡為讀書人,不屑於采取那些下三濫的手段。

不過這一天不會太遠,人都是會改變的,一旦嘗到了權力的滋味,又無法控製內心對權力的貪欲,就會做出其他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已經開始朝著政黨化方向發展的複社,與現如今的東林黨人一樣,會逐漸開始插手朝廷,開始壯大權力,開始要求他人遵從自身的主張,對於那些威脅到自身地位的人,不管是朝廷之中的官員,還是讀書人,都不會客氣。

嚴格說起來,吳帆徽暫時還不是複社的對手,畢竟複社的背後是東林黨人,而東林黨人在朝中已經有著不一般的力量,真的硬拚起來,吳帆徽將輸的頭破血流,失去一切。

選擇加入到複社之中,以自身的力量來改變複社,看起來是不錯的辦法,可吳帆徽不會采取這樣的辦法,他很清楚,複社背後的東林黨人,已經自成體係,經曆了這麼多年的發展,其維護的利益基本固定下來,幾乎沒有誰能夠憑借著一己之力來改變。

選擇加入其中是愚蠢的辦法,在天地君親師籠罩之下的大明王朝,欺師滅祖是大罪,將遭受到所有人的唾棄,吳帆徽一旦加入到複社之中,一輩子都會背上複社成員這個名聲,依照他給自身定下的發展規劃,若是有了複社成員這個名聲,那就是巨大的阻礙。

一味的躲避更不是辦法,會試和殿試之後,怕是複社的攻擊將更加的囂張。

有一點吳帆徽不是特彆明白,那就是他反對的藏富於民,是結合當下實際情況,因為這個所謂的民,根本不包括最底層的百姓,都是那些士大夫階層和商賈階層,藏富於民將最底層的百姓排除在外,數次的增加賦稅,都是最底層的百姓承擔的,這也導致了農民起義的浪潮,內心裡麵,吳帆徽認為藏富於民是有道理的,不過在表述認識的時候,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風波,他是完全反對藏富於民觀點的,至少這樣不會引發太多的注意。

這種泛泛而談的反對,張溥等人應該不是特彆的在意。

為什麼複社忍不住了,居然采取這些下三濫的手段,來打擊他吳帆徽。

複社的領袖張溥,儘管看上去很是成熟,也有著複社領袖的風範,但決不能夠說是真正的成熟,其不可能聽出吳帆徽話語之中包含的意思,更不可能分析的那麼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