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亮點(1 / 2)

<b></b></div> 方逢年也是憋著一肚子的火,偏偏找不到地方發泄,李應期的提醒他當然是明白的,按說這樣的提醒是不應該的,誰也不能夠直接乾預院試的事宜,若是鬨出去了,那就是李應期明顯不占理,院試是學道直接負責的事情,巡撫無權乾涉,而且學道也是肩負巡按的使命,原則上不直覺聽命巡撫和布政使,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畢竟巡撫是一省最高之長官,可以節製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就不要說他這個學道了。

但方逢年不能夠鬨出去,他很清楚李應期是占據道理的,否則人家堂堂的巡撫,也不會如此的冒險,去年院試獲取秀才功名的人數太少,廩膳生員隻有區區十人,已經引發了一些波瀾,今日若還是如此,那無法收場,這事鬨到朝廷去了,皇上和內閣肯定是支持李應期的。

南北榜之爭,任何一個讀書人都知道,這是朝廷的大政策,違背了這個政策,天大的道理也說不贏。

方逢年的氣總是要找到發泄地方的,憋在心裡肯定不行。

唯一的發泄途徑,就是在閱卷上麵了,若是能夠發現很好的文章,證明陝西的確是有人才的,也可以間接的反駁李應期。

於是方逢年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閱卷之中。

院試閱卷,非常的辛苦,三千多篇文章,必須在七天時間之內看完,平均每天要看四百餘篇,這項工作由抽調的十餘名府學和州學的教諭完成,每人每天看的文章也是四十篇左右,接下來兩天的時間,身為學道的方逢年,就要從諸多教諭挑選的文章之中,確定出來真正合格的文章,且確定出來其中的廩膳生員、增生和附生。

最後一天的時間,方逢年也許會和諸多的教諭商議,補充自身的認識,做出最終的決定,且書寫榜單。

可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方逢年若是做甩手掌櫃,讓諸多的教諭辛辛苦苦的閱卷看文章,也是可以的,反正他隻看挑選出來的文章,最終做出決定,可惜他不是這樣的性格,也就不可能做甩手掌櫃。

如此閱卷整個的十天時間,最為辛苦的就是方逢年了。

從第一天的閱卷開始,方逢年就在四處走動,他主要關注的是被淘汰的文章,看看其中是不是有被遺漏的好文章,畢竟教諭的精力有限。

同時方逢年也要看挑選出來的文章,以儘早的熟悉,到時是能夠順利的確定名次。

好在三千餘篇文章之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就是第三場策論的文章,在重點看了策論的文章之後,才會轉過頭看第一場和第二場的文章,其中若是有特彆突出的會挑選出來,這讓閱卷的工作稍微輕鬆一些,否則真的每篇文章都去仔細斟酌,沒有誰有如此的本事。

閱卷進入到第四天。

方逢年的臉瘦下了一整圈,他正在為自身的清高買單。

策論的題目太難,直接涉及到仁義,要簡單的說仁義,誰都是明白的,平日裡一言一行也是按照仁義之要求做的,可真正要從文章之中表現出來,對於參加院試的童生來說,就是登天的難度了,要知道古人對仁義的評價,包括這方麵的文章,鋪天蓋地,該說的都說了,該評論的都評論了,有些文章甚至千古流傳,這就讓後麵的人越來越難以評價仁義了,想著讓這些童生短時間之內拿出讓人眼睛一亮的觀點,幾乎沒有多大的可能性。

這樣的考題,就算是在南直隸和江浙一帶,也會難住絕大部分的童生,他們作出來的文章,也難免流於形式,陷入到千篇一律的怪圈之中。

院試的文章,有一個硬性的要求,禁止抄襲,譬如說這仁義,古人有了太多的論述,你若是在文章之中,大段的照搬古人的原文,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抄襲,至少你需要吸收古人的觀點,用自己的話語表述出來。

這何其的艱難。

方逢年已經有些失望,甚至是絕望了,連續四天的時間過去,根本沒有出現一篇好文章,甚至沒有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話語,難不成就真的被李應期說準了。內心深處,他也是有些懊悔了,不應該如此出題目,豈止是北方院試的考生難以應對,怕是南方院試的考生,碰到這樣的題目,也是會罵人的。

儘管內心已經有些懊惱,方逢年依舊不會完全按照李應期的要求去做,他有自身的底線,若是失去了底線,還不如讓李應期來兼任學道之職,在他看來,本次院試,能夠獲取到秀才功名的考生,控製在一百人以內,絕不能夠突破,這已經是他能夠放寬的極限,若是按照他的性格來,怕是此次院試通過之人達不到五十人。

學道不能夠參與鄉試,這是朝廷的規定,鄉試由朝廷直接派遣官員前來主持,鄉試比院試更加的嚴格,畢竟通過了鄉試,成為了舉人,就有了入朝為官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