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往事+貿易網(2 / 2)

.....

信很長,說了很多,有許多再三囑咐的囉嗦話,比如囑咐他如果要騙王汗的兒子,他不能說話,要找個會騙人的人來,因為他不會騙人.......

又比如告訴他克烈部,乞顏部各個那顏之間的關係。

要是以前,他根本不耐煩看這些東西,可現在,他認真坐在大帳裡,一字一句的讀完,並且全都慢慢記下來。

有了劉旭的信,他不再是個無頭的蒼蠅,明白接下來該怎麼做,為什麼。

要是以前,他會在皇兄的身邊諷刺“我女真男兒都是馬上取天下”,可如今沒了皇兄,他才幡然領悟,為什麼皇兄當初那麼重視劉旭,那麼保護他,也明白劉旭的苦衷和不容易。

他挨著那麼多人辱罵和排擠,卻做著對金國最重要的事。

完顏宗弼站起來,小心收好信封,心裡豁然開朗,他已經知道該要如何應對將來的局麵了。

等這次回去,他要跟劉旭好好聊聊,完顏宗弼心裡想著,然後走出大帳,遠處朝陽正好,映這皚皚白雪,在寒冷中似乎也滿是生機。

“皇兄,你在天之靈大可放心,我什麼都明白了,會多聽劉旭的話,大金國你不用擔心!”完顏宗弼抬頭,高聲對著澄澈藍天道。

........

十一月中旬後,隨著春節在即,李星洲來到這個世界,眨眼就要進入第五年,而開元城在下了幾場大雪之後,開始逐漸放晴。

今年景國大勝,攻滅遼國,抓了遼國皇帝,百姓也歡天喜地。

而皇帝更是高興,因為雖有戰亂,但是秋後統計的稅收卻比去年足足多了一成多!

彆小看這一成,上升到國家層麵,彆說一成,就是一個百分點都是巨額。

之所以如此,是也因為王府南北貿易的帶動,商稅收入大漲。

李星洲參與了戶部司,度支司,鹽鐵司的籌算,如今景國全國稅收,農稅隻占百分之三十七左右,剩下的大頭都是商稅。

當初宋朝中期以後商稅占據了國家財政收入七成,農稅隻占三成。

這點其實非常有趣,光這點,宋朝在古代王朝中就非常值得研究。

以明朝作對比,明朝重農抑商非常嚴重,商業稅一開始收,後來乾脆不收了,可結果是什麼呢?

官僚把持商貿,商業不存在公平競爭,農民成為最苦逼的一群人,國家財政靠農稅,打仗,修長城等等要錢怎麼辦?加稅!最後加到底層農民頭上。

宋朝重商,卻是財政大頭是商業稅,農稅從開國之後越來越輕,到商業鼎盛時候,幾乎忽略不計,底層百姓負擔越來越小。

如果不是對外戰爭疲軟無力,抵擋不住北方崛起的金國,蒙古,加之連年不斷的戰爭。作為一個底層百姓,活在大宋,會比後來的明、清這樣重農抑商的王朝要幸福太多。

所以明、清這樣極度重農抑商的王朝走向末路並不奇怪。

這就是很違背一般人的常識,重農抑商的王朝農民苦逼,賦稅嚴苛,苦不堪言。

而重商的王朝普通農名反而負擔很輕。

其實道理很簡單,很多人仇富,但仇的其實不是富,而是錢後麵的權,或者說不公平的商業競爭。

明、清忽視商業,其實就是無限放鬆對商業的監管。

放任導致有權之人輕鬆把持商貿,貿易不再靠商品競爭力,而是靠背後的靠山,靠權勢,有權就有錢。

宋朝肯定也存在這樣的情況,或者說這種情況是不可避免的,隻要有人的地方必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

可明清的做法是忽視,放任,不監管,默許官僚通過不公平競爭獲利。

宋朝因為重商,對商貿的監管更加完善,更加重視,這種情況就會少很多。

而最為不同的是,宋朝的貿易從朝鮮半島,日本島,蔓延到波斯灣,紅海,甚至非洲東海岸,這樣廣泛、開放的龐大貿易地圖中,你管得過來嗎?再大的權勢能夠興起大風作浪嗎?不能。

所以這就是李星洲要積極鼓勵海外貿易的原因,它能通過貿易地域上的開闊,來限製權勢對競爭規則的破壞,你能在一小片地區或者國內以權謀私,那出了景國呢?茫茫大海呢。

海洋是權力的真空,再有權勢,在這麼廣袤的貿易網絡中,也無法破壞規則,最後隻能回到商品競爭的公平良性路線上去。

但明、清的海禁,徹底封死這條路,高層官僚集團和皇族為壟斷貿易利益,自己隨意把持貿易規則,直接一招海禁,將貿易圈在國內,於是謀利一時,遺禍百年,葬送自己,葬送王朝。

現在趁著皇帝和大臣都因為稅收大幅增長而樂開懷,皇上還多次表揚他的時候,李星洲讓阿嬌代筆,自己口述,上書好幾次闡述關於河網貿易,海上貿易的巨大鴻利。

還在朝堂上對眾位人講述擴大貿易網的各種好處。

因為事實就在眼前,這兩年來稅收一年比一年高,增幅巨大,所以他的話,十分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