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1月,日軍二次侵占利津縣城,建立了日偽政權,擴充偽軍,修築碉堡,安設據點,強化治安,大範圍實行“三光政策”,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夜幕下,利津北部一個普通的農家小院裏,昏暗的油燈下,一張老舊的桌子上放著一張手繪的地圖,傅瑞五、雲尚仁等七八個農民打扮的漢子或坐或站地圍在屋子四周,桌子正麵坐著的正是旅長楊國夫,桌子旁邊還坐了四五位身穿八路軍軍裝的人。原來他們正在召開“諸葛亮會議”,大夥正在七嘴八舌熱烈地討論著……
突然,傅瑞五起身來到桌前,仔仔細細向大家講了一陣子。楊旅長聽了,沉思半晌,猛然站起身:
“好!就按老黑說的!哈哈哈……”
說完,楊國夫就與大夥緊鑼密鼓地布置起來。
魯北平原地區,東接膠東,南跨膠濟鐵路與魯中相鄰,西枕津浦鐵路,北連冀魯邊區的黃河入海口,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楊國夫延安“抗大”畢業後,主動請纓,要求到環境更加險惡、鬥爭尤為複雜的山東地區,發動群眾,因地製宜,開展靈活多樣的抗日遊擊戰爭。
茫茫無際的大平原,地勢平坦,四通八達,視野開闊,一望數裏。日軍部隊機械化程度較高,車馬配備完善,部隊行動迅速,火力強大。反觀我軍裝備落後,活動全靠兩條腿,而且最要命的是一旦與敵軍遭遇,無處躲無處藏,拚死抵抗,火力又嚴重不足。如此以來,開闊的平原地區,就給敵人提供了可以長途奔襲的有利條件。
為此,楊國夫和各路指戰員可是沒少費心思,多次發動群眾,召開了“諸葛亮會議”,請大家獻言獻策,力求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會議上有人提出:目前形勢嚴峻,地勢又比較特殊,部隊應暫時撤回魯南山區活動,等條件成熟再打回來。這條建議顯然與目前總的戰略方針相背。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仿效其他地區開展地道戰,可是魯北地區尤其是黃河流域,多是鬆軟多水的砂質淤積地層,極易坍塌,根本不適合大麵積、長距離的坑道挖掘,很顯然這一條同樣也是不太適合。
多次會議之後,大家仍然是毫無頭緒,一籌莫展,直到這次黑哥傅瑞五的一席話,才算是茅塞頓開:地下坑道既然不行,那就改挖地上壕溝。
於是,在整個魯北戰區,八路軍向全區群眾發出了“改造平原地形,大挖抗日溝渠”的號召。
指示迅速傳達下來,接著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隻要一逮到機會,就到處是興高采烈挖地渠的官兵,到處是熱火朝天挑壕溝的群眾,改造地形、支持抗戰的大運動就在魯北大地轟轟烈烈地快速開展了起來。
廣大群眾發揚了驚人的創造力,先後開挖了“抗日交通溝”、“抗日封鎖溝”、“保村護莊溝”等多種形勢的抗日溝,從而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網格模式。這樣,既便於我軍機動作戰,又利於軍民隱蔽轉移的抗日溝網,使整個魯北平原變成了村村相連、莊莊相通的管網地帶。
另一方麵,抗日溝的開挖也大大遲滯了日軍的進攻速度,日軍“長途奔襲”的閃電戰術再也無法有效施展了。。
這一日,正在滿頭大汗、揮鎬刨土的傅瑞五被楊國夫急急忙忙喊到了指揮部:上級命令,傅瑞五立刻動身奔赴延安,參加“抗大”的短訓學習。
接到命令後,傅瑞五很是興奮,急匆匆告別了雲尚仁等老戰友,飛馬揚鞭,向著延安的方向,一路飛奔而去……
1939年1月,日軍二次侵占利津縣城,建立了日偽政權,擴充偽軍,修築碉堡,安設據點,強化治安,大範圍實行“三光政策”,廣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