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直下鐵門關,飛龍逐海見大觀,
年來海若欲東去,再問潮聲向日邊,
葭蒲蘆灣九萬頃,果然滄海變桑田,
煮海熬波成舊事,千古風流代代傳。
滔滔黃河,蜿蜒萬裏,越高山,劈峽穀,穿森林,跨草原,攜泥裹沙,一路浩浩蕩蕩,奔流入海。河海交匯,大河息壤,億萬個歲月,不舍朝夕地奔湧,孕育了這片河父海母的神奇土地——黃河三角洲。
位於三角洲的黃河入海口,作為獨特的大河海口,內控黃河,外鎖海運,逐漸成為曆代兵家必爭之地——“鐵門雄關”應運而生。
鐵門關最早於金代建製,明清時期成為軍事要塞,也是水旱碼頭和鹽運重地。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因關設縣,將原屬山東東路濱州的“永利鎮”,與渡口西岸的“東津渡”合並置縣,得名利津縣。
由於城池輪廓酷似鳳凰展翅,所以利津縣城也稱鳳凰城。鳳凰城頭枕天河之水,腳踏朝京之路,北接漁鹽之利,南收桑棗之饒,更有清河、東津通衢。所以設縣之後,商賈輻輳,貨流其暢,盛極一時。
城北五裏有一古村落,因村中心道路成輻射狀五股散開,形如花開,故名五股道村,後來大村一分為三,不改其樣。為便於區分,就各取村中大姓,分別稱作崔家五股道、孟家五股道和雲家五股道。崔家、孟家不表,單講五股道雲家。
清朝中期,雲家五世祖雲澤,勤勞聰敏,持家有方,帶領全家,一邊辛苦耕作,一邊煮鹽販鹽,後來又兼帶雜貨生意。辛苦經營幾十年,逐漸積得家財萬貫,良田千頃,成為當地巨富。後來,隨著人口激增,雲澤就在村內主路北向,建起了敞亮的雲家莊園。
雲家莊園坐北向南,門樓高聳,三進院落,後麵連帶東西兩條胡同、十幾個院子,漆黑的大門兩旁鐫刻著“忠孝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門對兒,迎門灰色影壁正中鑲嵌了一個大大的磚雕“和”字,彰顯了主人的情懷與家風。院門前街道對過,是晾曬柴草、穀物的打穀場,平日裏也兼做兒孫們習武練功的場地。
雲家出身貧賤,深知創業不易、守成更難的道理,非常重視對後世子孫的教育,家規嚴厲。“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求所有雲家家人,克勤克儉,嚴禁賭博奢靡,且不論男女,幼年一律讀書識字,習武健身,晴耕雨讀,逐漸成為家風。因此,文有象棋,武有功夫,經常成為雲家老幼一大家子閒暇時交流的興事,後來成為村風,影響久遠。
鬥轉星移,日月更替,轉眼來到1914年(民國三年)。
五股道雲家院中,後世孫輩雲山、雲河、雲安三兄弟,育得九子二女,人稱九龍二鳳,其中:
雲山育四子一女:
老大雲尚忠,1890年生,屬虎,五行屬金,小名金虎。務農,喜拳腳功夫,村武術教頭。娶臨安錢氏之後錢萬虹為妻,懷孕3月有餘。
老二雲尚孝,1892年生,屬龍,五行屬水,小名銀龍。
自年少便遠離家鄉,到天津求學,後來經商學徒。一年前,迎娶天津富商元隆孫當家孫烺軒長女孫又怡,隨嶽父一家天津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