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八路諸侯討董(2 / 2)

旬月之間,黃巾軍就控製了整個五台山山區的絕大部分鄉鎮,雁門、太原兩郡都大為震動。

然而,此時董卓與關東聯軍激戰正酣,無暇理會北方並州的地方事務。加上並州沒有最高長官,處於雁門、太原兩郡交界處的五台山又是三不管地帶,雁門、太原兩郡都沒有擅自出兵與張循交戰。

張循也正好擴軍、整編、分糧分地,鞏固戰果。

占領了五台山絕大部分地區後,張循統轄的人口已經超過了1萬人,係統再次升級,每日提問次數達到40次,時間達到10天,距離達到方圓100公裡。

如此充裕的提問次數,任何危險都會被張循掐滅在萌芽之中。

二月下旬的時候,曾有一地主兒子假裝歸降,想要刺殺張循,為父報仇,結果卻被早有準備的張循親兵隊輕鬆反殺。

而張循能預知有人刺殺、提前就讓親兵做好準備的本事,也讓部下、百姓們對他更加敬畏。

隨著不斷的勝利,地盤的快速擴張,黃巾軍對張循的個人崇拜也越來越厲害了。資曆越老的人越相信,跟隨張教主的腳步,大家都會有一個光明的前程。

一萬多人的統轄人口,讓張循的黃巾軍士卒總數也超過了1000人,編成五個曲。除了楚義外,趙風也當了其中一個曲的軍侯,另外三個曲的長官從下級立功的屯長中遷升。

張循的部下人數,已經達到了當年黃巾起義時麾下兵力的一半,而且紀律更加嚴明,戰鬥力更強,士氣如虹。

控製了五台山山區,通過分糧分地鞏固了山區的軍民關係,又整編訓練了一兩個月後,五月下旬,張循親率1000黃巾軍突然奔襲五台山南麓的慮虒縣。

滹(hū)沱河繞五台山而下,上遊有鹵城、葰人、廣武等縣,中遊有原平、陽曲(今定襄)、慮虒等縣,下遊經冀州常山國、巨鹿郡、安平國後彙入漳水,最終流進渤海。

不過,慮虒縣並沒有建在虖沱河邊上,而是建在山中一條名叫慮虒河的支流邊,慮虒縣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因為地處邊陲,安全為上,慮虒縣在建城的時候就引河水打造了一圈護城河,如果縣城有所準備,緊閉大門,黃巾軍要攻入縣城還是比較難的。

奈何今日是縣令黃廉的60歲生辰大壽,黃大人要大擺壽宴,各地鄉老亭長、豪強地主、商賈士紳等紛紛帶著禮品趕往縣城送禮祝壽,黃縣令來者不拒,下令各城門守軍不準為難來客。

張循正是算到今日攻城大吉,己方傷亡不大後,才決定突然奔襲的。出兵之前,甚至都沒人知道張循要攻打慮虒縣城,也避免了消息走漏的風險。

而從下令集結到出發,僅僅一晚的時間就做好準備,也證明了如今黃巾軍令行禁止的嚴明紀律。

抵達縣城兩裡外的一處山坡上埋伏好後,通過幾個預設不同情況的提問已經確保萬無一失的張循派出趙風、楚義、高寧偽裝成三個想要給縣令送禮祝壽的商賈,各帶著幾名假扮成仆人的精兵,拉著下麵裝有兵器、上麵覆蓋禮品的三輛馬車向北門駛去。

隻要趙風三人能通過護城河,控製城門、吊橋一會兒,張循就將率領大部隊衝殺過去,殺進城中,攻占第一座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