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刻,之前便已經建造完畢,但始終空置的上百個研究中心裏,實驗機器人終於開始有了動作。
化學實驗室裏,機械臂取來了各種試劑,在通風櫥之中開始了操作;材料實驗室裏,斷層掃描顯微鏡開始掃描金屬材料斷口,開始在各種各樣的冶煉鑄造條件之下嚐試加工金屬;
推進實驗室裏,各種高性能化學推進劑開始了劇烈的燃燒,在實驗器材身後拖出了長長的尾焰。電磁加速實驗室裏,長度高達數公裏的電磁線圈被接通電源,彈丸在其中高速運轉……
有專用的超算中心承接了這些實驗室產生的數據的計算任務。最終的計算結果則被輸入到陳嶽這裏,開始了進一步的歸納、整理、分析、聯想、推測等唯有陳嶽自己才能做到的事情。
陳嶽的科學研究模式,其實是和地球上的人類差不多的。地球上的科學家們也在借助超算對數據進行初步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並對最終的結果進行進一步的加工。而陳嶽則一個人代替了成千上萬名科學家,可以一個人完成對眾多科學類目,眾多實驗數據的加工而已。
在這種情況之下,原本的木八型飛船漸漸被淘汰,陳嶽終於製造出了全新升級的木九型飛船。
原本的星際運輸船,陳嶽已經造了很多很多,初始形態與最初的木八型飛船有了很大不同。但歸根結底,那些星際運輸船也就隻是木八型飛船的改進型號而已,不能算是全新一代。
此刻,更新的發動機布局、提升了燃料效率、重構了整體結構、升級了材料性能的木九型飛船,才能算是全新一代的飛船。
需要注意的是,陳嶽所稱呼的木八型、木九型飛船,其實是一係列發動機工藝、材料技術、結構布局等技術的統稱。隻要是基於這個技術架構建造出來的飛船,無論外形如何,無論具體是什麽用處,是星際運輸船也好,通訊搶險船也好,都統稱為木八型或者木九型。
現在,相比起木八型,木九型飛船具備了更強大的性能。它的抗輻射性更好,穩定性更佳,推力更大,速度也更快。
但陳嶽心中仍舊有些不滿意。
“截止到目前為止,我所造的一切飛船,都仍舊隻是民用範疇內的啊。距離真正實用的軍用戰艦,還差得遠……”
民用與軍用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範疇。譬如最新型的木九型飛船,最快加速度僅能達到0.6米每平方秒。這個加速度在民用完全夠了,用在軍用範圍,那就是扯淡了。簡直比蝸牛還慢。
它的裝甲也極薄,僅有不到兩厘米的樣子,隨便一顆子彈就能擊穿。各方麵的性能在民用範圍足夠,用軍用的標準來衡量,便慘不忍睹了。
而,陳嶽始終很明確的具備一個目標。
在地球莫名被炸毀,自己莫名與電腦融合的情況之下,可以預見,宇宙之中必然有太多自己不了解、不知道的神秘存在。未來,自己也必然會與它們有所接觸。
唯有強大的戰艦,成千上萬艘火力猛烈的戰鬥飛船,才是自己自保的唯一籌碼。
未來,自己必須要造出戰鬥飛船來。
相比起自己未來的宏偉目標,此刻的木九型飛船就有些不夠看了。
“路還是要一步一步走。”
陳嶽這樣安慰著自己:“總有一天我能造出真正的戰艦的。不過現在,有了木九型飛船,一些事情便可以開始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