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是正常建造的樣子,不倫不類,不過也不會影響它成為市人民政府的文物保護單位,頗讓後來人感動。其實歸根結底是因為不需要這塊地,不然,這個城牆遲早也是讓後來人“感動”--有什麼不敢動的?反正市縣政府的文保單位,牌子想掛就掛想摘就摘的,不好交代,就換個地方,新建一個假的舊物,說是沿襲千年的古廟古寺,開發旅遊、招商引資,今年解決多少就業崗位是眼下領導的功勞,過幾年再拆,拉動的又是另外一個領導的業績。
話說新中國成立之後,沒了城牆,在城北挖了一條河,叫做如泰運河(如皋到泰州的運河,也是通揚運河南通-揚州運河的其中一段),大大方便了運輸。如泰運河把城北一塊的郊區和城市隔開,幾個村民小組因為土地征用變成了失地農民,近郊本來土地就少,有的組幾乎整個組全部沒有了土地。以運河用地中心為界,工作組就把住宅在河南以及搬到河南的變成了城裡人,在運河北以及搬到河北的就新組建了村民小組,再往鄰近的村組調田調整再組合就組成了三餘村。為什麼叫做三餘村?估計是給這個村起名的人受到‘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也”的啟發,這塊犄角旮旯的地方是縣之餘鄉之餘村之餘的意思。
那個時候是集體的土地,也沒有太多工作難做,土地集中耕作,種了糧食統一上交剩下的再按照人口勞力老人小孩的標準分到每家每戶。田多的村民小組自然勞動強度大,田少的村民組工作量少,但是基本到手的糧食差彆不大,反正是勉強吃飽,基本沒有窮富之分,所以征用土地難度不大,而且也隻要村民組長同意,而村民組長可以隨時換,自然工作是好做的,想想也沒有誰吃了虧,種地少了,反正基本保障溫飽。主要是當時的宣傳工作到位,開通運河,利國利民,是國家重點工程,解決旱澇問題,又可以緩解交通壓力,確實是一件好事。
雖然任何一件好事都要付出代價,這件事情最直觀的代價的就是涉及河道的居民田地的減少和房屋的搬遷。幸好當時房子簡單。據說很多人家的房子屋頂用長長的毛竹幾個人一抬,下麵的牆也就是生產隊組織幾個人也就幾天搞定。
更加高興的是劃到城裡的一塊,歡天喜地,不要種田了,成了城市戶口,吃上了定量。一直到九十年代初,定量戶口有著非常的優越感,可以買到便宜的大米豆腐肉類什麼的,主要的是不要種田,基本都有安排的工作,收入要比農村多很多。這些原本是鄰居河南的城裡人讓河北的鄉下人羨慕了幾十年。自然河南的城裡人也比河北的鄉下人優越了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