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一家子狠人(1 / 2)

王家屏和曹文詔的建議,飛鴿傳到朝魚羊布政使司的首府平壤,又經平壤的信鴿中轉站傳到了京城。

五年前,朝魚羊王上書請求降藩為省。大明設朝魚羊布政使司。朝魚羊王李昖被封歸海王。如今朝廷已作為大明的一個省存在了五年。

皇極殿早朝。

朱載圳問:“諸位對蝦夷平叛之事和王、曹二人的建議有何見解?”

陸軍部尚書徐渭道:“皇上自禦極以來,一向是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王家屏、曹文詔平叛有功,理應褒獎。

特別是王家屏,在蝦夷苦寒之地擔任國相,一乾就是十多年,毫無怨言。更應該大大褒獎。”

朱載圳道:“嗯,所言有理。擬旨,封王家屏為輔遠伯,賜外務部侍郎銜。

曹文詔升倭國及蝦夷駐軍總司令,軍銜由海軍上校升為海軍中將。”

張居正道:“皇上,對曹文詔的提拔,是否太快。臣雖不懂軍事,卻知道曹文詔隻是管一兩千正規軍的上校。

一下子升為管著兩萬多人的中將,恐有揠苗助長之虞。”

朱載圳這兩年有意在提拔新一代的年輕將領。他道:“朕用人向來不拘一格。曹文詔忠勇可嘉,且有著優秀的軍事才能。

由他管理倭國、蝦夷的兩萬駐軍再合適不過。”

朱載圳話說到這個份上,張居正也不好再多說什麽。

朱載圳又道:“關於王、曹的蝦夷倭人移民方案,諸位愛卿有何看法?鈞兒,你怎麽看?”

最近幾年,朱載圳對大侄子朱翊鈞大加培養,分外倚重,凡事都愛聽他的意見。

朱翊鈞道:“稟皇上。侄臣認為不妥。他們的建議,說白了就是讓五十萬蝦夷倭人背井離鄉到大明當苦工。有違聖人的仁愛之道。”

張居正道:“塘沽王殿下仁慈敦厚。臣附議。”

“阿嚏!”。胖太子朱翊铖打了個大噴嚏,嚇了眾臣一跳。

太子憨笑道:“哈,一想二罵三掛念。不知誰想我呢。”

朱翊鈞心中暗罵:早朝何等莊嚴,我這堂弟卻插科打諢,全無儲君威嚴。他也配當太子?

朱載圳問:“铖兒,你對王、曹的建議有何看法?”

太子想了想,說:“據兒臣所知,這些年大明各處的鐵礦、銅礦、煤礦等等,都招不到工。

原因是下礦道萬分凶險。就算不出事兒,用不了三五年也會得上肺疾。

大明百姓現在衣食無憂。很少有人願意吃那個苦做礦工。

上回兒臣聽王財神說,大明的銅礦、鐵礦、煤礦出產,三年內跌了六成之多。”

太子說的是事實。大明的老百姓早就過上了好日子,誰願意冒著橫死、暴病的風險當礦工?

十六世紀的礦業安全保障,可不是二十一世紀。

陳大成就曾說過,當年在義烏挖銅的同鄉,三五年內必得肺疾咳血而亡。

太子清了清嗓子,又道:“蝦夷倭人為何有反心。無非是因為他們在蝦夷窮得吃不上飯。

朝廷讓他們來大明,有工做,有飯吃。這是天大的恩惠。哪裏有違聖人的仁愛之道了?

至於背井離鄉,更是談不上。蝦夷本是阿努伊人的蝦夷。倭人巴巴的離開本州島,跑到蝦夷去生活,難道就不是背井離鄉了嘛?”

朱載圳對太子的發言萬分滿意:“說的好!傳旨,大明在二十九處主要礦所,設立移民營。將蝦夷的五十萬倭人,接到移民營做礦工。

哦對了,咱大明為了保護那些倭人礦工在移民營的安全。每個移民營應派一個守備團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