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一條鞭法與銀元(2 / 2)

嘉靖帝道:“陳洪是個喜鵲嘴,一定跟你說了,朕想將翊銘冊封為皇太孫的事了吧?”

朱載圳跪地叩首:“父皇,萬萬使不得啊!如此恩榮,兒臣怕翊銘受不起。”

嘉靖帝問:“怎麽受不起?”

朱載圳道:“父皇,兒臣怕翊銘受封皇太孫,長大後哪天遊湖掉水裏。有時候,不格外恩賞就是最大的保護。”

嘉靖帝心領神會:“明白了。那此事就先擱置。”

朱載圳又道:“父皇。如今大明新軍已招募完畢。俺答汗上回吃了大虧,短時間內恐怕不再敢南下入寇。

倭國方麵,毛海峰在倭國搶了海上搶陸上。東南又有皇家近衛軍的一個步兵師分散各地駐守。沿海倭患絕對不會重現。

兒臣認為,外患已除。是時候改革內政了。朝廷如今有了錢,該讓百姓得益。”

嘉靖帝問:“哦,改革內政?怎麽個改法?”

朱載圳道:“敢問父皇,地方官府是如何盤剝百姓的?”

嘉靖帝是個絕頂聰明的皇帝,他對底下的事一清二楚:“大明稅製,乃是實物之稅。譬如說種稻的稻農,交稅交的就是稻米。

稻米分三六九等。這就給了底下的官員們盤剝百姓的機會。

百姓交一百斤上等好米。官員們會睜著眼說瞎話,說那些米是劣等潮米。一百斤的賦稅就會變成一百五十斤。

他們將其中一百斤上交朝廷。多收的五十斤就揣進了自己的腰包。”

朱載圳點頭:“父皇聖明。無論是稻農的米稅,還是桑農的桑葉稅、棉農的棉花稅、漁民的漁稅等等,官府皆以指優為劣的法子中飽私囊。

稅製的弊端,無非在於‘實物’二字。要革除這一大弊,就必須以貨幣稅取代實物稅。”

朱載圳所說,其實就是正史中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實質就是貨幣稅取代實物稅。

嘉靖帝道:“具體說說。”

朱載圳道:“今後官府收稅,隻收銀子......”

朱載圳還未說完,嘉靖帝連連擺手:“小民百姓哪有那麽多銀子?”

朱載圳道:“父皇。以前天下白銀稀缺。故而小民百姓手中沒銀子交稅。

如今則不同。戶部做了一個統計。開關通海僅兩年,便有近三千萬兩白銀流入大明。

大明銀製,單枚五十兩為銀元寶;十兩為銀錠;二兩為銀錁。

可讓戶部鑄造小額銀圓。

大銀圓類似於嘉靖重寶當百大小。一枚為一兩。

中等銀圓類似於嘉靖重寶當十大小。一枚為半兩。

再鑄小銀毫,類似於嘉靖通寶大小,一枚為半錢。”

嘉靖帝若有所思:“鑄造新錢?”

朱載圳點點頭:“今後民間交易,皆以銀圓為法定貨幣,輔以銅錢。這樣一來,從海外流入的大批白銀就能到小民百姓手中。

今後商人也好,百姓也罷,隻要交稅,一律用大、中、小銀元。

如此一來,就杜絕了實物稅的弊端。官員們再想通過征稅盤剝百姓、中飽私囊就不可能了。”

在朱載圳的計劃中,鑄造銀圓是內政改革的第一步。鑄造銀元是為了推行一條鞭法,減輕百姓負擔。

第二步,則是以白銀為儲備金,發行新紙幣“明元”代替寶鈔,建立明元貿易體係。防止大量白銀內流導致的通貨膨脹。

日後還要以“明元”為武器,搶劫全世界。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