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地,高高地……網球,鑽入漫天漫地的金色陽光之中,旋轉著、飛翔著,宛若自由自在的雄鷹。
球場兩側,伊斯托明在小碎步調整位置,高文也在小碎步調整重心,兩位球員的腳步都保持忙碌,前者看著網球、後者看著前者,一環套一環,在網球飛翔的短短時間裡,洶湧的暗潮在激烈碰撞著。
一直到地心引力拖拽著網球下墜,空氣再次沸騰起來,似乎能夠感受到滾滾熱浪朝著四周鋪陳開來。
伊斯托明,上步了。
——高文的挑高球控製沒有追求極致,落在底線之內兩步左右的位置,反手位;於是伊斯托明就直接進入底線之內,快速調整腳步,切換為側身正手模式,等待網球落地反彈,然後再進行底線高壓。
蹬地,起跳,揮拍……下壓。
整個動作,就好像發球一樣。
但區彆在於,這次“拋球”並不是由伊斯托明自己控製,所以擊球的時候需要注意旋轉和力量等等細節。
此時,伊斯托明欠缺爆發力的短板就展露無遺,底線高壓顯得小心翼翼,不敢全麵發力,最主要還是擔心過度發力導致失控,最後壓不住網球、控製不住弧線,直接就將網球打飛,躥到觀眾看台上。
明明是底線高壓,卻空有速度、沒有力量,以控製落點為主——
斜線大對角。
球場對麵,高文的腳步沒有停頓,啟動、蹬地、出發,全力奔跑。
上一球,從左端到右端;這一球,從右端到左端,就好像正在進行底線折返跑訓練。
這次,腳步到位及時,但依舊沒有擊球空間;而且伊斯托明的高壓球,太輕太飄,落在草地後的反彈顯得飄飄忽忽,不容易控製;再加上高文的腳步已經被壓到底線四米開外,和底線裁判平行站位,整個球場的空間感也有些怪異,冒然反擊的結果可能就是蠻力撞牆。
電光火石之間,高文就已經做出決定。
再次,用雙手反拍挑起高球,輕巧靈動地將網球高高拉起,飽滿的拋物線經過球網的時候,應該有三層樓高。
又高又轉,強烈上旋。
看似簡單,實則危險——
一來,垂直高度太高,這也意味著,下落的時候因為重力加速度的關係,來到擊球點的時刻速度更快,不容易把握。
二來,還是因為垂直高度太高,陽光刺眼,所以看不清楚旋轉,下落來到擊球位置的時候,不容易找到準確擊球點。
表麵看起來,這樣的高壓球,就連業餘球員都能夠一拍打死,但真正在比賽裡就知道,遠遠超出想象。
在德約科維奇的職業生涯裡,他處理這樣的回球就一直容易出現失誤,即使是後來專門進行高壓球訓練之後,實際比賽裡也還是會偶爾出現失誤,就算不失誤,處理回球的質量可能也遠遠低於預期。
伊斯托明,非常小心也非常謹慎——
得益於運動眼鏡的保護,他不必擔心陽光刺眼,能夠找到網球的位置,但高度和旋轉的影響依舊存在。
小碎步,小碎步,連續小碎步。
伊斯托明的腳步已經完全進入底線之內,來到發球區和底線之間的中場,一點一點從反手位移動到中央區域,渾身肌肉緊繃,耐心等待網球落地,沒有搶時間點進行淩空高壓,而是保守地選擇落地高壓。
落地,反彈,上揚;而後……下墜。
一直到機會出現。
伊斯托明才拉開正手,整個身體完全緊繃起來,彎弓射雕,重磅出擊。
“呃啊!”
伊斯托明,發力了。
連續高壓卻無法結束這一分,如果再繼續僵持下去,自我懷疑就會開始滋生,情況就會出現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