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 各有所長(1 / 2)

賽點 磨硯少年 1142 字 2023-04-17

「30:0」。

屈膝,蹬地。

拋球,揮拍。

一區,中路靠內角。

一發,順利進區,這並不是一個高難度的發球/接發球,納達爾稍稍調整腳步,正手就準備發力進攻。

嗯?

等等!

納達爾的出手稍稍停頓一下,等待再次出手擊球的時候,擊球點就有些不對,強行發力,卻沒有能夠控製住揮拍動作的弧線,才剛剛觸球就已經意識到情況不妙,然後就眼睜睜地看著回球直接出界。

接發球失誤,於是,高文發球直得——

「40:0」。

納達爾有些懊惱地仰頭望天,顯然,這一分不應該。

怎麼回事?

簡單來說,高文偷襲了一個減力發球,時速也就在165公裡左右,並且通過近身的落點擠壓納達爾的揮拍空間。

最後,成功製造納達爾的回發球失誤。

當然,具體解釋起來,沒有那麼簡單。

在硬地球場,頂尖球員也同樣會嘗試減力發球戰術,但硬地和紅土的戰術目的、發球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硬地,減力發球往往是控製落點,牽扯對手的移動腳步,形成失位,降低回球質量乃至於回球失誤。

所以,在硬地,減力發球往往更多選擇大角度,外角或者內角,將角度撕扯開來。

紅土,因為球速下降,發球威力被削減,所以接發球一方可能站在底線深區,提升自己的接發球成功率,這股風潮在所有職業球員裡都可以看見,但納達爾又將如此戰術推向了全新高度——

一般來說,球員站在距離底線三米左右的地方接發球,而納達爾則會退到四米乃至於五米開外的位置。

站位拉開,這意味著給予接發球一方更多時間和空間完成回球;但同時也意味著,等待網球抵達接發球站位位置的時候,力量和旋轉也被削弱,這就要求接發球一方主動發力,否則網球很難飛過球網。

於是,紅土,減力發球往往是利用對手接發球的站位,進一步限製對手借力打力,迫使對手在發力的時候出現失誤——

力量太輕,回發球就會直接下網;力量太重,控製不住弧線就可能出界。

所以,在紅土,減力發球往往更多選擇靠近身體的位置,也就是近身擠壓,反而要避免撕開角度讓對手奔跑起來,一旦奔跑起來,助跑慣性就能夠帶來力量和速度,這也能夠贏得一定借力打力的助力。

不過,事無絕對,戰術的排列組合,永遠都是相對而言的——

同樣都是減力發球,硬地近身擠壓、紅土撕扯角度,也偶爾會出現,沒有絕對正確的戰術、隻有相對正確的時機。

而且,硬地也好、紅土也罷,減力發球都不能經常使用,因為降低自己的發球球速,就等於拱手讓出發球優勢,等待被動挨打。

像納達爾這樣,2005年到2014年,全靠二發統治紅土賽場,這也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奇蹟,不可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