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高文才剛剛踏上紅土不到四天,基本也就是初級水平,結果一上來就挑戰地獄模式也沒有關係。
反正,不是這周就是下周,再不然就是下下周,在接下來兩個月時間裡,隨時都可能發生,沒有時間慢慢展開心理建設了,開門見山就來一次震撼教育,然後再遭遇其他噩夢模式、困難模式也就不慌了。
然而——
有些事情,並不是做好心理準備就能夠順利應對的。
有些事情,也不是懷抱著挑戰精神就能夠打開局麵的。
難,真的太難了。
超乎想像的困難。
縱覽整個時間線,從費德勒到納達爾再到德約科維奇和穆雷,他們後來都陸續遭遇可能毀掉職業生涯的嚴重傷病,並且在傷愈歸來之後,不得不對自己的打法和戰術做出調整,漸漸發展出不同風格。
費德勒和納達爾都是2017年以後完成調整的,德約科維奇是2018年,穆雷則是2019年。
分水嶺前後,四位球員的變化都是客觀存在的,其中,德約科維奇和穆雷稍稍小一些,還是堅持自己慣有的戰術組合;但費德勒和納達爾都能夠看到明顯變化,不僅是技術,甚至風格都做出了調整。
費德勒的反手,在更換大拍麵球拍之後增加了擊球甜點的區域,單手反拍的控製力和抗壓力得以提升,一度在硬地取得對納達爾的五連勝。
納達爾則由防守反擊類型球員一步一個腳印朝著進攻型球員轉變,不僅主動進攻,而且通過上網壓縮回合數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整個比賽模式都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不過,那是後續發生的事情,就目前而言,納達爾依舊是典型的防守反擊球員,特別是站在紅土球場。
兩點,最為顯著。
第一,發球局裡往往不追求一發,在這個時期,納達爾的贏球要看二發,基本不依賴發球,完全依賴底線。
第二,習慣性地以防守開啟每一個回合,十五拍以上的回合球往往都是納達爾得分,因為他擅長防守,同時也擅長通過防守將壓力一點一點推給對手,為自己累積足夠優勢,拍數越多,越容易得分——
而且,納達爾承擔的風險更小。
當然,相對而言地,體能和精力消耗也更加嚴峻,後來伴隨著年輕增長和身體負擔,納達爾的這種打法就麵臨越來越多考驗。
為什麼特別提起這件事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高文和納達爾此前的兩次碰麵,全部都在硬地,一勝一負,他以為自己已經稍稍熟悉納達爾了,但來到紅土上,卻不同,也許不是天壤之別,但區別和差異非常明顯,壓力層層迭迭。
(本章完)
</p>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