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古代團寵的小姑1(2 / 2)

上個世界剛體驗過親情的美好,這個世界馬上來個大反轉,極品家人一大堆,且隻對原主極品。</P>

現在這個身體隻有十一歲,已經逃了出來還要回去嗎?我可去吧,回去妥協做那傻小子的備胎嗎?</P>

那個福寶要吃好藥拿自己去換,用小姑姑的婚姻去換,彆喝藥喝的噎死了。</P>

既然打定主意不回去,她就打算在這土地廟呆上兩三天給自己調理一下身體。</P>

從空間中拿了點食物填了肚子健體丸也磕了一顆,身體太弱可什麼也做不了。</P>

在山上藏了三天,全然不管,老宋家鬨翻了天,幺妹和傻小子的親事還是定下來了。</P>

在這個世界可不需要征求一個小姑娘同意與否,交換了庚貼就行。</P>

隻是人不見了,那也是不好交代的,定下親事就是人家的人了,不得給人找出來,不然到時候沒有新娘,要給的就不隻是銀子了。</P>

山下老宋家沸沸揚揚,每天都出來找人。</P>

上一世可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原主老老實實的挨了打,被賣了還老實在家裡呆著伺候老小呢。</P>

現在內裡換了個人,不再任勞任怨,還跑了,隻能每天兩三個人一起,全村前後上山下河,甚至到了鎮子上討飯堆裡都找過了。</P>

就是找不到人,都懷疑是不是幺妹被拍花子給拍走了,這下全家的矛頭全都指向宋大嫂楊氏。</P>

就是她出手那麼狠才讓幺妹跑出去的,泥人都有三分性子呢,更何況是個半大小姑娘。</P>

臥床的宋老娘隻能掉眼淚,什麼都做不了,宋老爹一向是裝聾作啞的,也隻是吧嗒吧嗒抽旱煙,沒人打擾他問他應該怎麼辦。</P>

宋大哥宋有福家兩個兒子,大兒子宋山二十四,親上加親娶了他舅舅的女兒小楊氏,生了個兒子已經三歲了。</P>

但是他對比自己小十一歲的妹妹一如既往的疼愛。</P>

“爹,如果小姑找不著,郭郎中會不會讓咱福寶嫁給那傻小子啊?”</P>

宋山想了想還是將這句話問出來了,全家都息了聲,安靜的隻剩下那吧嗒吧嗒抽旱煙的聲音。</P>

“哇……”</P>

宋福寶害怕地大哭出來,在小姑定下親事的時候,事不關己她根本沒有感覺,甚至覺得用小姑的婚姻換自己的健康挺劃算的。</P>

郭郎中家在鎮子上還那麼有錢,小姑嫁過去那是享福了,沒想到落到自己身上卻那麼的不樂意。</P>

眾人七嘴八舌安慰小妹,隻有小楊氏與二堂哥的媳婦袁氏是不以為然的,但是在這個家裡沒有他們說話的份,隻做了些表麵的功夫。</P>

倒杯水啊,不痛不庠說聲彆怕啊什麼的,福寶被楊氏抱在懷裡安慰,哭得都打嗝了。</P>

而此時的宋幺妹身體已經達到了健康標準,吃了幾天的飽飯,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P>

但是她忍著沒有給自己收拾一番,她要留著這落魄的形象去唱一出大戲呢。</P>

一大早她就去了鎮子上找到了郭郎中的醫館濟世堂,躲在了一邊看著他們開門做生意,辰時後在人流最多的時候。</P>

她哭哭啼啼地進了濟世堂,也不走進去就在門檻上坐下來攔在門口,邊哭邊喊。</P>

“郭老爺,郭郎中,我求你行行好,彆跟我爹我大哥買我做你兒子的媳婦,你兒子他稀罕的是福寶,不是我呀……</P>

吃你家藥的不是我,嗚嗚嗚……怎麼侄女欠了銀子要拿小姑抵債的,嗚嗚嗚……你們都欺負人欺負老實人。”</P>

“郭老爺,你家公子看不上我的,不信你讓他出來問問他,嗚嗚嗚……你彆買我,我太醜了,我,我就是個鄉下小丫頭,</P>

嗚嗚嗚……郭老爺我還要在家裡照顧我娘呢,我走了我娘沒人照顧的。”</P>

幺妹邊哭邊喊著話。</P>

眾人隻見一個十歲左右的黑瘦小丫頭,坐在濟世堂門檻上,哭得淒慘口齒卻很伶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清楚了。</P>

有知道郭郎中家中情況的街坊鄰居就禿嚕嘴了。</P>

“郭郎中,人家小姑娘不願嫁你家傻兒子,彆強人所難呀。”</P>

“有那幾十兩銀子,你不會買一個好看點的,這丫頭黑瘦黑瘦的,一看就不找家裡待見可不是好親事,郭郎中,你被騙了。”</P>

這是站郭郎中的。</P>

“侄女吃藥卻狠心要賣了小姑。還有這種事情啊,真是聞所未聞。這侄女是什麼樣的人呀?能作姑姑的主啊?”</P>

這是腦子清醒的。</P>

“什麼人家啊?這麼拎不清?”</P>

“這家人是哪個村的呀?出了這麼奇葩的事情,他們裡正不管嗎?”</P>

“郭郎中家的兒子,是個傻子呀。難怪要去買媳婦,那傻子瘋的厲害嗎,會不會打人?那這小丫頭以後沒好日子過了,真造孽哦!”</P>

……</P>

八卦的力量真的很恐怖。</P>

就這一會兒子把老宋家翻了個底朝天,有宋家村的村民經過,認出了坐在那門檻上哭的丫頭,就是老宋家這幾天一直在找的宋幺妹。</P>

著急忙慌的讓身邊的人回去通風報信,自己則在一邊吃瓜看熱鬨,這老宋家一出又一出的,比唱戲還精彩。</P>

彆懷疑,是人都有那熊熊燃燒八卦的之心。</P>

八卦的傳播速度在古代,也是比千裡神駒奔跑的速度還快。</P>

這不在鎮上讀書的十五歲的宋三郎宋湖和十三歲的宋四郎宋泊,都聽到風聲急急趕來濟世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