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1 / 2)

第213章 青蠅之飛,不過數武,附之驥尾,可致千裡

深城。

作為改開的一座奇蹟城市,發展速度遠超世人的想像。

日新月異,完完全全可以用這個成語來形容,毫不誇張。

深城遍地機會,不知道充滿了多少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來自追尋自己的夢想。

同時,在深城也有著眾多的企業。

BYD便是其中一家。

一早上,剛剛到達公司的船夫哥就聽著自家秘書匯報著今天一天的安排。

視察公司,開會,聽取項目進展,接待來客……

船夫哥的行程滿滿,並沒有多少空閒時間。

當然了,這也是船夫哥自己的選擇,作為大老板,他完全可以遙控指揮下麵的人去做事,自己隻需要做決斷就行。

但是船夫哥還是選擇了自己親自上陣,他作為高級知識分子,無比的明白,眼下的時代是技術更新換代頻繁的時代,是一個不小心就會落後的時代。

執掌BYD這麼多年來,他從未對外人說過自己心裡的真實想法,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生怕自家創建的公司跟不上社會時代發展,生怕自己一夜醒來,就被市場淘汰。

帶著這樣戰戰兢兢的心態,船夫哥多年如一日的保持著關注技術,關注市場。

一邊聽著秘書匯報情況,一邊朝著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對於秘書的安排,船夫哥都是輕輕地點頭,示意自己知道。

畢竟他身邊的秘書,也跟著自己多年來,知道自己的喜好和習慣。

直到……

在匯報完日常事宜之後,秘書便從文件夾裡拿出了一份期刊,恭敬地遞給船夫哥,說道:「王總,這是今天才出來的《先進材料》期刊,上麵刊登了三篇電池相關的論文,採用了新的技術,提升了電池能力,您看看。」

聽到秘書的回報,船夫哥的眼神瞬間變得認真起來,接過期刊便看了起來,嘴裡還在問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與我們相關的技術信息嗎?」

秘書恭敬地說道:「王總,暫時沒有了,信息搜集部門一旦搜集到相關內容的話,都會第一時間匯報的。」

「嗯。」

船夫哥應了一聲,大半注意力都放在了手裡的期刊上麵。

秘書則是提前主動拉開大門,保證船夫哥不用費心這些事情,配合無間。

作為BYD的老總,船夫哥的學歷不低,1983年考入中南礦冶學院,也就是日後的中南大。

1987年進入京城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攻讀碩士,開始了對於電池的研究,1990年畢業之後,留在金屬研究總院301室工作,兩年後,就提拔為室副主任,1993年,研究總院在深城成立公司,於是船夫哥就成了公司總經理。

1995年,船夫哥跳出來單乾,拿著親表哥投資的250萬,便成立了BYD。

1997年,BYD年銷售一個億。

2003年,進入汽車行業,2005年首款車型上市。

2006年,世界上第一台搭載了動力電池的純電轎車在BYD問世。

一步步走來,船夫哥走的極穩,既有敏銳的眼光也有極為果決的行動力。

《先進材料》上麵的三篇期刊,船夫哥很快就看完了。

「唐都交大?王東來?」

當看到論文作者的時候,船夫哥也有些驚訝。

這個時候,秘書便接順勢說道:「王總,正是唐都交大的那位王教授。」

「我記得他不是學數學的麼,沃爾夫數學獎還在網上鬨出了這麼大的動靜,也獲得了今年的阿貝爾獎,怎麼忽然就寫出了這三篇論文,莫非他還兼修了其他專業?」

船夫哥微微皺著眉毛說道。

秘書並沒有因為船夫哥的皺眉,就心驚膽戰,依然是平靜地匯報起王東來的具體信息:「王總,王教授在獲得數學博士的時候,同時也獲得了計算機和物理專業的本科學位。」

「年前的時候,王教授開發出了人工智慧醫療輔助診斷係統,還獲得了領導的支持,並且五年專利授權費高達5億美金。」

「在看到這三篇論文的時候,我還調查過,這位王教授確實是在唐都交大租借了實驗室,進行鋰電池的相關實驗,前後用時三個月。」

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信息都說了出來之後,秘書便閉口不言。

船夫哥聽完之後,也陷入了思考。

隻是幾個呼吸的時間,船夫哥心裡就有了決定。

雖然在他看來,這三篇論文裡麵所提到的電池技術,未必就會比自己的技術還要好,畢竟隻是從論文上麵,根本無法得知這個技術需要多長時間真正的應用出來,成本又是多少,可靠性如何。

但是,船夫哥還是做出了決定。

這款技術,他決定買下來。

櫻花國在氫能源電池上麵領先全世界,就連磷酸鐵鋰電池,櫻花國目前也對國內呈現優勢。

BYD這麼多年,投入在電池上麵的成本早已超過了十億。

為的就是能夠自主,擺脫櫻花國或者其他國家的專利控製。

現在,看到這三篇論文,雖然還不能算是和徹底擺脫西方專利鉗製,但是多少也看到了曙光。

買下這個技術,憑藉BYD成熟的研發體係,說不定就能快速地做出更多更好的電池。

「嗯,這個技術比較重要,就讓呂總去看看吧,合適的話,就買下來。」

船夫哥對著秘書,如此吩咐道。

「是,王總。」

秘書恭聲應下。

……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電池,一個是鉛酸蓄電池,一個便是鋰電池。

而紮根鋰電池的公司不在少數。

閩東的CATL便是其中一家。

「老曾,你看了這一期的《先進材料》了沒有?」

梁樂康帶著一絲興奮對著曾群問道。

「怎麼了?我還沒有看,讓你這麼激動,這一期的《先進材料》莫非是刊登了什麼重量級的論文?」

曾群一邊說著,一邊摸起放在手邊的期刊,準備看。

然而,還不等他開始看,梁樂康便主動地將事情說了出來。

「這次的《先進材料》上麵刊登三篇論文,都是一個人發表的,質量很高,論文內容在電池方麵有了很的突破,根據論文內容所說,電池比容量得到提升,衰減程度也會得到緩解。」

梁樂康大致地介紹了一下,曾群一邊聽著,一邊打開了期刊看了起來。

一下子就找到了王東來發表的三篇論文。

隻是大致看了一下三篇論文的名字,曾群的眼睛就亮了起來。

曾群是閩省人,1985年考入魔都交大船舶工程係,1997年攻讀華南理工電子與信息工程係的工程碩士學位。

不僅如此,到了2002年,他又在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就讀四年,獲得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