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憲協調好了戚軍和俞軍,準備按約定的時間對洋山島的汪軍發起圍攻。
戚英和俞大猷認為,胡宗憲的軍事計劃是圍殲汪直,即使汪直能突圍也會損失慘重放棄洋山島,軍事計劃真正目的是打敗而不是全殲,全殲難度太大。
兩人其實沒有猜準,胡宗憲的真實想法是,軍事目的不是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為了打勝仗而打仗,
隻要能打敗汪直立功,在戚英和俞大猷麵前建立威信取得他們的信任,特別是戚英的信任,為以後的官場仕途鋪路。
因為胡宗憲已經看出來了,戚英和俞大猷以後必定是大明的棟梁之材,這個時候利用戰爭建立戰友感情是個大好事。
以後胡宗憲得勢,爭取這兩個人就容易多了,畢竟有戰友交情這個關係在,這比用金錢維係的交情更穩當。
正義的軍事行動能夠建立深厚的戰友情誼,義聚人心利生間隙,但非正義為了私欲的軍事行動就達不到這個效果,對汪直的軍事行動不用懷疑就是屬於正義的軍事行動。
這家夥連官員的狗腿都不是,背後的主子是倭國諸侯,禍害大明百姓,軍事打擊他的正義性毫無疑問。
同時利用勝利的機會,胡宗憲給兩人頒發嘉獎聖旨,製造聖旨是他請來的假象,無形中又建立了上下級授功的關係。
然後胡宗憲就對戚英打感情牌,問出白銀的下落,回複給嚴嵩交差。
白銀的下落遠比圍殲汪直重要得多,這次圍殲汪直的軍事計劃不過是一場陽謀,是獲取勝利之後的更大利益。
這個陽謀能實施的前提是要打勝仗,要是沒打贏打了敗仗,胡宗憲還怎麽頒發嘉獎聖旨?怎麽製造他邀請來的聖旨假象?
盤踞在洋山島的汪直大軍實力強大,胡宗憲的水師加上戚英和俞大猷的水師,才能算得上旗鼓相當,而且胡軍水師還有不少戰船是民船改裝。
胡宗憲對圍殲汪直沒有必勝的信心,於是想弄一個分兵之計,把洋山島的汪軍分一點兵力出去。
胡宗憲和戚英聊天時打探過岱山島的防禦力,戚英報告說:“岱山島有上百門紅衣大炮。”
胡宗憲大驚失色道:“一個小小的島嶼怎麽有這麽多紅衣大炮?
以前那個島不是隻有兩門紅衣大炮嗎?怎麽突然多出來了這麽多紅衣大炮?
即使是岑港也沒有這麽多紅衣大炮呀!”
戚英解釋道:“我向高麗國借來了幾艘龜船,幾艘龜船受損嚴重快要沉沒了。
我擔心紅衣大炮跟隨船體沉沒,就把龜船上的紅衣大炮拆卸下來安裝到岱山島上去了。”
胡宗憲誇獎道:“這個做法好,高麗國最好不要擁有這麽多紅衣大炮,他們要這麽多武器沒好處,不如安裝到岱山島上增加防禦力。”
戚英點頭道:“就是這個道理。”
胡宗憲得知了岱山島的防禦機密,覺得上百門紅衣大炮足可以防禦汪直水師,哪怕汪軍全體水師撲過去,未必靠近得了島嶼,更別說海灘登陸作戰了。
於是胡宗憲想到利用岱山島誘惑汪直分兵,然後聯合三軍圍殲分兵後的洋山島,這樣打勝仗就容易得多了。
胡宗憲在寧波港集結水師,此時趙文華從海門衛逃回寧波城。
胡宗憲對趙文華道:“你再派一個傳令使去聯係汪直就說兩個事,
一個事說咱們準備打開出海口放葉宗滿出海;第二個事就說,咱們查探到白銀藏在岱山島,你下令他分兵去攻打岱山島搶奪白銀。”
趙文華兩眼發亮驚喜道:“你查出來白銀藏在岱山島了?”
胡宗憲擺頭道:“沒有,我是誘騙汪直分兵去攻打岱山島,然後我和戚英俞大猷圍殲洋山島分兵後的汪軍。”
趙文華不明白道:“就為了圍殲那麽一點汪軍,至於這麽大費周章嗎?”
胡宗憲噗嗤笑道:“我這是陽謀不是陰謀,你去辦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