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楊謙,來說說你的想法(1/3,求推薦票,求月票)(2 / 2)

歌迷 寒門 1457 字 2023-04-16

“我在想,前麵開頭,是不是用小鼓來演奏比較好?”

楊謙猶豫了一下,還是決定為了完善這個編曲,跟李光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小鼓?”

李光民其實在編曲中也有用到小鼓,但開頭兩拍,他的想法是利用大鼓和管樂的氣勢,先聲奪人,後麵才逐步增加小鼓的比重,提升節奏感。

事實上,很多軍歌也是這樣的編曲,管樂或者管樂加大鼓的打頭陣。

值得一提的是,主旋律歌曲的編曲其實也是有套路的,像神奇的6415和弦,又比如整齊劃一的節奏,就好像操正步一樣。

套路很多人都會用,關鍵是怎麽用,怎麽加上自己的靈感和變化。

但楊謙的這個建議,直接就不按套路來——這也符合他的情況,畢竟不是科班出身的,思維上不容易受到固定套路的局限。

李光民在腦袋裏迅速地過了一下楊謙的建議。

他發現,如果要這麽做,那就不是調整那麽簡單了,這幾乎是將自己的思路推翻重來。

“對,開頭是密集的小鼓鼓點,迅速切入主題,像我之前和戰友們演唱的那樣,他們齊聲合唱‘咱當兵的人’,同時其他樂器一起加入進來……”

楊謙簡單地說一下,不敢一下子拋出太多,不然沒辦法解釋了。

李光民不知道楊謙這麽說,是有一個完整的參照物的。

但楊謙這個一點也不專業的描述,卻是讓李光民覺得思路一下子打開來了。

“這樣也不是不行,你這個相當於直接開始齊刷刷地踏正步,省去了前麵的鋪墊。”

李光民馬上轉身坐回電腦前,黑框的眼鏡換成了金絲的老花鏡,鼠標和鍵盤熟練地操作著,按照楊謙的建議修改編曲。

“李老師,這裏可不可以加兩句小號?”

楊謙坐在一邊,指手畫腳的樣子,讓簡錦川看得心驚膽戰的。

但李光民一點也沒把他當成菜鳥,還饒有興趣地跟他討論,詢問他這樣改動的目的。

楊謙居然還能說得出來!

其實,這還是得益於係統的支持。

他通關一首歌之後,不僅能解鎖不同版本的唱法,還能從詞曲作者的視角,去了解他們編寫這樣一首作品的思路。

雖然說看得多、了解得多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容易邯鄲學步、找不到自己的風格,但楊謙現在還不用考慮怎麽融會貫通,怎麽創作自己的音樂。

而且至少,在應對別人的聞訊的時候,他也能侃侃而談。

可惜,編曲的討論沒有持續太長時間。

即便在楊謙的啟發之下,李光民靈感迸發,進度飛快,但也隻是改了一段時間,他便撐不住了。

畢竟是年紀大了,李光民在精力上不像年輕人,也不像他以前,能連續工作幾天都沒有半點倦意。

“老了,老了,現在在電腦前坐半個小時,就覺得腰受不了。”

回到客廳喝茶聊天,李光民一邊感慨著,一邊錘著酸痛的後背。

早幾年,李光民還會在全國各地的音樂廳裏,和他的樂團一起演出,但現在他也不敢這樣到處奔波了。

甚至,需要伏案的編曲工作,他都很少會接。

倒是粵省的學校請他去講課,講公開課,老爺子還是會欣然同意。

“楊謙以前應該不是學作曲專業的吧?”

李光民微笑地問道。

老先生看得很準。

從前麵和楊謙的交流來看,李光民覺得楊謙的樂理基礎雖然比較紮實,但學得並不深,和聲、複調等等相關的理論知識比較匱乏。

他的歌曲作曲風格多變、佳作頻現,這可以歸功於個人的天賦和靈感。

但這樣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了楊謙的作曲理念比較淩亂,不成體係。

李光民不能說這種風格多變是壞事,很多沒學過作曲專業的音樂人有時候反而能夠迸發出更多的靈感,創作出更多天馬行空的音樂。

但學得更多、更係統,把基礎打牢靠了,肯定是利大於弊……

繁體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