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過前年國奧隊在圖賓根集訓,接觸了很長時間。」沈祥福帶著一絲回憶道:「陳濤是高豐文高指導教出來的,身上帶了那麼點老一代球員的特點,就是基本功紮實,但不爭不搶,也不屈不撓。剛才這個機會算是小王和小白創造出來的,但他抓住了。這樣很好,中國隊前場就不僅依賴兩個點,而是三個點,這就立體了。」
場上開球了,雙方在中場爭奪中,段暄對剛才聊陳濤還有點意猶未儘,於是接著道:「剛才的進球,我感覺也很快,似乎和小王的那種簡化流程,非單純身體而是機製性的快,有點相似?」
「對!」沈祥福果斷下了定語:「他本來應該再調整的,就是過人後,跟上一步、調整一步、射門一步,甚至四步才比較穩妥,肢體準備才全部完成。因為我們的發力方式呢,就是通常的教育方式是這樣的,需要重心調整好、人和球的距離、速度合適,發力腿的運程足夠,這樣的射門才精準、力量大、速度快。」
觀眾們很少能聽到沈祥福現場解說,如果不是他和這支國家隊關係很深,且正在放假,段暄還拜託了王艾說情,他是不來的。
「但是現代足球的發展,就是攻擊與對抗的螺旋上升,這種舊的射門方式命中率越來越低。這也是我們國家隊過去有些比賽中,總是得勢不得分的原因,哪怕你依靠身體和基本功控製了中場,但最後這一下,你技術不夠甚至說你技術落後,無法形成以快打慢的局部對抗姿態,那麼結果就是屢屢擦肩而過。」沈祥福談起了技術,也就不是那副笑眯眯的老好人姿態了,變得執著而專註:「這就是我們的球員到五大聯賽鍛鏈的好處,在更強的防守麵前,常年對抗,逼迫你提高自己的攻擊能力,節約簡化你的習慣踢法,讓攻擊變得更有突然性。」
段暄聽到這問道:「就不能是小王教的嗎?好像我們國家隊第一個這麼乾的,哦,應該是形成固定模式的,是小王?他不會教嗎?」
沈祥福聽到這笑哈哈:「那還用教?都是踢老了球的,看也看會了。就是可能……嗯,小王、小王……」
「怎麼了?沈指導,有什麼猛料要說嗎?」
「不是,哈哈。」沈祥福又笑道:「這個,就是小王打基礎的時候,具體說就是五六歲到十一二歲這個階段,是他自己瞎練的。他就照著國際比賽甚至是世界盃的那個錄像自己瞎琢磨。我不是說瞎琢磨對啊,不是,而是當時我們的足球技術正好落後於人家,所以他這算是歪打正著、走了直線。但整體上說,他當時算是怪才,難聽點叫歪才,有很多非常規甚至反常規習慣動作,其中一些當然很驚艷,他那腿跟麵條似的,想怎麼用怎麼用。但也有很多是毫無意義的,累贅的。如果這麼發展下去,他可能也能踢職業聯賽,還很漂亮,但很難有這麼高的成就。可恰好當時84國少缺人,小高正到處劃拉人,就這麼把他撈著了。小高年輕、愛動腦子,也愛才,除了一些特別不合理的動作之外,相當程度上保留了他的特點。也許其他隊員最開始看不上他的動作,但實戰一檢驗,嗯?好用!那誰不學啊?隻是9號半這個位置不是誰都能學的,他那個身體條件也不是所有人都具備的,就陳濤和他最像,學的也最容易。」
「我聽人說,小王說過陳濤是他的小號,有這事兒嗎?」
「哈哈哈,不知道,不知道。」</p>
</br>
</br>